御妹和金枝 - 邁克

御妹和金枝 - 邁克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本星期在香港演出,選擇了追隨市川海老藏去倫敦大開眼界的我雖然沒得看,一樣關心肉緊,見戲碼只有《三看御妹》沒有《打金枝》,忍不住一陣惋惜。兩齣都是范瑞娟首本戲,當今最標青的范派小生吳鳳花必定手到擒來,何以厚此而薄彼,只顧與塞外歸來的契郡主調情,不教訓教訓嬌生慣養的皇帝女?
當然《三看御妹》也精彩熱鬧,情迷意亂的書生喬裝名醫進宮為俏佳人把脈一場,堪稱中式「禮儀喜劇」顛峰作,諸多作狀的貴人以男女授受不親為理由,拒絕伸出玉手讓大夫診視的橋段,令觀眾笑破肚皮。可是表面攻兩性戰爭內裏玩政治遊戲的《打金枝》,似乎更能夠與時代發生曖昧關係:茶杯風波引起的海嘯效應,有時憑的不過一句晦氣話,在得勢者面前吐出「如果唔係我你點會有今日」這種狂言,是會導致人頭落地的。聽懂語重心長的忠告之前,我一直以為它近似莎士比亞的《馴悍記》─就算在這層面,駙馬和公主的閨房惡鬥也更加過癮,傳統的男尊女卑性別觀念,因妻子驕貴的身份而一百八十度改變,扭曲的家暴喜劇假如搬上銀幕,恐怕只有全盛期的艾慕杜華才有本事處理。
是因為主戲都在旦角身上,擔心專捧小生場的粉絲看得不夠喉,所以沒有囊括吧?《梁山伯與祝英台》抽出兩齣折子戲,挑的除了不能不演的《樓台會》,便是男主角獨腳戲《憶十八》─向來叫《回十八》,不知道為什麼改了一個字。梁哥哥歡天喜地下山訪愛侶的經典唱段有如玫瑰,無論叫什麼名字都一樣香,只要不改鋪排和唱詞就不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