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行政機關隻手遮天 - 蕭浩恩

中大行政機關隻手遮天 - 蕭浩恩

說起來頗為慚愧,作為一名中大學生,竟然如此後知後覺地發現中大的行政機關巨大得可以隻手遮天。當大學「行政與計劃委員會」能夠隨便打出政治中立來否決學生訴求的時候,我不禁懷疑,若果再單純地攻擊劉遵義這個耐久的箭靶,我們會否將問題簡化了?
在六月三號凌晨中大發出否決的信件後,我馬上翻查那個「一致通過」決定的行政與計劃委員會到底是甚麼來頭。發現這個神秘組織並無公開會議紀錄、委任日期、開會時間等等,它僅僅是一個存在着的權力機構。再細看《香港中文大學條例》,該委員會幾乎可以作為校董會以下的最高權力機關,它協助校長執行職責、提出校園發展計劃、統籌預算等等,然而它只須向校董會報告─這豈非與當年德意志帝國首相只需向德皇負責般相似麼?

劉遵義是否為日後鋪路

再探討該委員會由何而來,我們發現它由校長、副校長、各院長、財務長等等行政高層構成。然而,劉遵義在任期內聘用了歷年來最多的六名副校長,再加上○六年尾通過的院長委任制,我很有理由質疑劉遵義及其黨羽是否在為日後的權力鬥爭鋪路。在這情況下,他們有極大機會穿插更多黨羽進入校董會以至其他行政機關,鞏固其行政權力。
近來輿論似乎對沈祖堯評價不低,以為帶有英雄形象的他能夠帶領中大重拾昔日教學精神。但我們必須留意,即使沈祖堯擔任中大校長,但中大的校董會、中大的副校長,甚至是中大的行政與計劃委員會會有巨大轉變麼?同樣弔詭的是當年曾蔭權繼董建華上任特首時,我們難道相信過曾蔭權會為香港帶來徹底的自由民主嗎?我們明白曾只是在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下的一個最合適人選,他承繼着特區政府的一貫作風,所以我們要求的是制度的改變─雙普選。同樣道理,今天我們為甚麼要把光環強套在沈祖堯頭上?我們憑甚麼灌注太多幻想在沈祖堯的任命中?

癥結在於缺乏有效監察

現時中大行政機關一言堂的問題癥結在於整個制度的缺陷,它缺乏一個有效的監察機關,而且它從來沒有行政透明度。一個莫名其妙的委員會可以狗屁不通地否決合理訴求,這個問題又何止是劉遵義一人所為?這是整個校董會的混帳,是整個校董選拔制度的混帳,是整個大學條例的混帳。
劉遵義還是要痛罵的,但要正視問題,我們就不能僅僅把劉遵義當作一個「任打唔嬲」的箭靶,還有副校長呢?還有校董會的市民代表呢?還有其他間接或直接地協助劉遵義施政的高層呢?否則,劉去沈來,恐怕也是劉遵義精神的延續矣。

蕭浩恩
中文大學哲學系一年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