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A+H上市規模最大的中國農業銀行,分別於今日及明日進行中證監發審委及港交所(388)上市聆訊前夕,市場關注的招股價範圍、估值及基礎投資者等問題稍有眉目。《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消息稱,農行A股發行價介乎2.5至2.6元(人民幣.下同),國壽(2628)會透過A股配售成為主要股東。
記者:李嘉麟、陳健文
報道引述接近承銷商消息稱,農行A股發行價範圍的2.5元,有機會是買賣雙方不願再讓步的「底線」。消息又指,農行今次上市連全數行使超額配售權,A+H股雖合共可發行最多548億股,但為確保能以上述發行價上市,超額配售權將很大機會不悉數行使,最終發行股數可能只有約500億股。
料籌1250億遠遜預期
按2.5元發行價及500億股發行量計算,集資規模約1250億元,相當於近1.5倍市賬率(PB),發行後每股淨資產1.72元。其集資額遠低於市場最初預計的1710億至1950億元,只較2006年工行(1398)上市集資約1093億元(約1250億港元)的紀錄略高,最終能否晉身「新股集資王」仍有變數。
據路透社綜合18位基金經理及分析師的調查,平均估計農行發行的市賬率為1.5倍,與中國銀行(3988)2010年市賬率1.4至1.5倍接近,但遠低於工行的2至2.1倍,以及建行(939)的1.9倍水平。
報道透露,農行已確定A股戰略配售及H股基礎投資者名單,但暫未披露。A股戰略配售比例為30%,其中國壽或成為主要買家;H股潛在基礎投資者中,多家中東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及郭鶴年等本港富商,都已表明投資意向。A、H股投資者最終入股價會保持一致,鎖定期為上市後6至12個月。
內地超市大潤發謀闖港
至於公開招股昨進入第二日的金風科技(2208),孖展認購仍然冷淡,綜合5家證券行數據,錄得約2200萬港元孖展額,仍與公開招股部份集資9.09億港元相距甚遠。集資最多7.82億元的海東青(2228)昨首日招股,錄得約2100萬港元孖展額,與公開發售部份集資約7800萬港元比較,單計該批孖展仍未足額認購。
另外,彭博資訊引述消息稱,內地最大大型綜合超市大潤發計劃年內來港上市,集資最多62.4億港元,已於上周邀請投資銀行提交招股計劃。發言人承認未找到承銷商,惟拒絕評論上市時間表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