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石化化工處處長蔣健出席中國碳纖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示,碳纖維、風電、多晶硅及鋰電池等新興產業,由於項目確實存在低水準重複建設的情況,因此存在產能過剩的擔憂。蔣健指出,對於這些新興行業產能過剩的理解,不應等同於一些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的行業,對該等行業的過剩產能問題應當持寬容的態度。
新興產業仍處起步階段
蔣健所指的寬容態度,是考慮產能的同時還應當考慮產量,兩者之間的落差往往比較大。以鋰電池為例,目前全國年產電動車2000多萬輛,而電動車鋰電池的年產量只有40萬套左右,國內廠家的供應能力嚴重不足。他又提到碳纖維,儘管統計出來的產能很大,但是實際產量很低。據業內人士透露,碳纖維的企業雖然多達40家,但是真正能生產出成熟產品的不多。
他續說,由於新興產業處於產業化的起步階段,還沒有摸索出成熟的發展道路,最初上馬的項目不可能最終都能夠存活下來,必然有一大批企業會由於技術水準、技術路線、管理水準及生產設備等方面的原因被淘汰出局。2009年碳纖維行業普遍虧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