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調控樓市不見成效不會罷休,由監管機構主導下進行的銀行壓力測試報告顯示,若利率升108個基點,樓價跌三成,銀行壞賬率雖上升,但仍不高。因此,此亦被認定為中央希望樓價回落的終極目標。分析提到,銀行有能力緩衝三成跌幅,但若跌幅進一步擴大,不但盈利受到打擊,更會產生系統風險。 記者:尹燕麗
中央希望樓價有秩序下跌,免得影響銀行穩定性,因此監管機構從未放鬆對銀行壞賬風險的警惕。人民銀行昨發表報告,再度要求銀行要執行差別化房貸政策,促進房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人行促差別化房貸政策
監管機構要求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三個假設基準進行,首先是輕度壓力環境,即利率上浮27個基點,樓價下跌10%;其次為中度壓力環境,即利率升54個基點,房價跌20%;最後是重度壓力環境,利率跳升108個基點,房價跌三成。
去年銀行業壞賬率已降至1.58%,交銀國際銀行業分析師李珊珊表示,即使樓價下跌30%,按揭貸款的壞賬率也不會超過1%,而且目前銀行撥備覆蓋率超過150%,資本充足率也高於11%,故有能力緩衝壞賬上升造成的資產衝擊。開發貸款與按揭貸款約佔銀行貸款業務的20%,故對銀行盈利影響不大。但若樓價下滑40%、50%,壞賬風險將會加劇。
建銀國際分析員王靭也指出,銀行許多貸款是去年貸出,在今年高價時做的不多,加上至少有兩至三成的首付支撐,故就算樓價較現價下跌30%,也不會出現巨大壞賬。對於市場猜測,下滑三成是否為中央的調控目標,他認為,政府目的不在降價幅度,而是扭轉快速上漲的趨勢。
深圳加強房地產管理
此外,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昨通過《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旨在加強房地產行業管理,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管辦法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在商業銀行設立項目資本金專戶,按投資總額的15%存儲專案資本金。開發商在銷售商品房之前,應當合理確定銷售價格,並上報價格部門備案,明碼標價銷售商品房,確需調價且調整幅度超出備案價格15%,應當在調價前辦理備案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