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寫,今年六四維園多見年輕人。去年二十周年,年輕人聯群結隊出席,場面墟冚。今年到維園的年輕人,是另一種面貌。我們從中環攔的士,司機一聽見去維園即刻趕我們落車。第二輛的士要我們在名店街那邊行過去,前後都是維園行的同道者,這時就發現,年輕人黑衣一度,多是二人結伴,默然前行。看得出他們都是下班族,沒什麼表情,步伐卻堅定,在警方開出的狹窄的入口耐着性子朝維園的燭光走去,哪管得那是一片火海。警員也好心,從旁提點:前面有一級,大家小心。六四的維園,也許,就只有這麼的一年一夜,如此哀愁卻又如此動人。
到維園亮點燭光,除了牛王頭出生那一年,我坐月子缺席,二十年來,都是跟同一個人去。蔡耀昌說平反六四,可能要等到2022年。這就是說,我還要跟同一個人再多去十二年。而牛王頭人仔細細,一歲開始已經在我們的背兜中見證維園燭海場面,雖然那一年一入維園他就睡着了。今年已是熟門熟路,陸羽旁的文具店還送了他一張帆布小摺椅,但牛王頭很快就叫悶,提議不如我們下次不要來。假如告訴他,未來十二年還是要來,不曉得他有多懊惱。以前常常在燭海中碰到朋友馬桂一家,當年他的孩子跟牛王頭今天那麼大,叫老公做鬍鬚叔叔,順口叫我做鬍鬚姨姨。十二年後,姨姨變婆婆,六四依舊沒個公道的話,就算李鵬追隨鄧小平化成灰,維園,還會是那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