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高錕的偉大貢獻,除了在光纖通訊上的成就外,也喚起了社會對癡呆症的關注,其太太黃美芸希望政府能撥出更多資源,支援癡呆症患者及照顧者,並加強公眾教育,讓照顧者能夠預早察覺病情,使患者能盡早接受治療。那麼,有甚麼原因引致此病症?
發病率隨年齡增加
癡呆症又稱「失智症」,是多種引致腦部功能不正常地衰退疾病的統稱。患者的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例如學習、理解、語言運用、方向感及判斷力等,會隨着年紀增加而逐漸失去。不少病人會有抑鬱、幻覺或人格改變的病徵。癡呆症的患者多屬老年人,世界各地的研究顯示,在65歲或以上的人士當中,約有5%至10%患上各種類型和不同程度的癡呆症,發病率隨年齡而增加,故此症被稱為「老年癡呆症」。
癡呆症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阿氏癡呆症、血管性癡呆症及其他的致病原因。
一,阿氏癡呆症
根據中大精神科學系的研究,本地最常見的癡呆症類型是「阿爾茨海默症」,或稱「阿氏癡呆症」,佔香港癡呆症個案總數的三分之二,主要的早期病徵為記憶力明顯衰退。醫學界正積極尋求根治之法。
二,血管性癡呆症
是由中風或慢性腦血管栓塞引起,約佔癡呆症個案總數的三成。中風如多次復發,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會呈「梯級式」衰退。病者也常併發其他心腦血管病。
至於其他病因,下期再續。網址: http://www.jccpa.org.hk
逢周二刊出
資料來源: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