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日前表示,歐洲銀行正進行的壓力測試已近完成,當完成測試後,應公佈有關結果,穩定市場信心。但很多歐洲銀行對其債務狀況都隱惡揚善。分析指測試結果公信力不足,更似一場公關騷。
美國財長蓋特納早前促請歐洲銀行盡快進行壓力測試,並稱應敦促有需要的銀行進行融資,以提振市場信心。特里謝在20國集團(G20)財長會後表示,相信有關當局已根據央行及歐盟委員會的規定,向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並接近完成階段。這次測試由歐洲銀行監管委員會負責,結果將呈交歐盟各國財長。歐盟去年曾進行壓力測試,但卻沒有公佈詳細結果,亦沒有提及任何一家銀行。
賬簿隱惡揚善債務難摸底
很多歐洲銀行都隱藏自身債務,令真實負債情況難以估計,即使公佈詳細的壓力測試結果,也未必反映現實。歐洲銀行的債務狀況缺乏透明度及部分前後不一的會計操作,一直為份析員詬病。雖然大型上市銀行都會公佈持有歐洲國家債券的額度,但數以百計的小型按揭機構、國營銀行及存款機構,都對自己銀行的債務狀況採取鴕鳥政策,避而不談。莫說是投資者及監管機構,即使銀行本身,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債務狀況壞到甚麼地步。
歐洲銀行情況令市場擔心,歐央行上周指出,2011年以前,歐元區銀行的撇賬總金額將高達1950億歐元。而歐洲及其他海外銀行向希臘、西班牙及葡萄牙的放貸總額達2.6萬億美元,分析師指出,當中一大部份都會變成壞賬,因各銀行都不肯揭開底牌,區內銀行互不信任令拆借成本上升,更因政府發債出現的排擠效應,加劇信貸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