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關注中美軍方新爭拗 - 李平

盡論中國:關注中美軍方新爭拗 - 李平

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訪美、5月中美在北京舉行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時,筆者都強調,觀察中美關係是否風過浪靜的標準,將是中美軍方能否恢復正常交流,特別是軍方高層互訪。遺憾的是,在中美關係回暖聲中,軍方並未恢復交往,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早前想到北京訪問更被拒絕,顯示雙邊關係尚未冰雪消融。

挑戰美國亞太區霸主地位

上周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九屆亞洲安全大會上,中美軍方高層又起爭拗,而且中方的表態與過往也大有不同之處。面對蓋茨批評中方中止兩國軍事交流,並無道理可言,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重申責任在美方的三大理由,包括美國對台軍售、美軍高強度監察南海東海、美國《國防授權法》限制兩軍交流。
尤應關注的是,馬曉天在會上表示:「維護亞太地區安全不僅是中國的利益所在,也是中國的責任所在。」中方近期與美方會談時,一直強調要維護對方的核心利益,如今由軍方明確將維護亞太地區安全納入中國利益範疇,表明鷹派主導中美關係之際已提高了叫價,甚至是野心在增長,已不滿足於以往固守本土的防禦戰略,直接發出了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霸主地位的訊號。

日美或加強軍事合作制華

中國軍方鷹派這種戰略心態的變化,對中美關係的衝擊將遠甚於兩國在經貿問題上的衝突,並有可能加劇衝突。由於美國國會將舉行中期選舉,中國黨政軍領導人的換屆、換班也在進行中,雙方鷹派都不會輕易退讓,中美軍方要恢復正常交往,最快也要到今年年底。
其次,中國軍方的戰略調整,對中國民間仇美、反美心態也有刺激、強化的作用,這股聲浪的持續高漲,反過來又會成為鷹派制約鴿派的力量。其三,中、美、日在亞太地區的互動亦會構成微妙變化。日本新首相菅直人立場親華,本周六就會訪問中國,但面對中國軍方的強勢作為,日、美反而可能加強軍事合作,以制約中國。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