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令市場有特別驚喜的I.T(999),於公佈業績後的首天曾升70%,其後反覆,不過上周收市仍較業績公佈前升46%。
截至今年2月止年度,I.T盈利2.62億元,較上年度的4255萬元,銳增517%,每股盈利23仙,末期息10.5仙,上年度無派息。
盈利包括特殊項目收入淨額1277萬元,來自合作夥伴的一次性激勵性質收入、遠期外滙合約收益及商譽減值,上年度則為淨支出7069萬元,主要為商譽減值,作出調整後,去年盈利為2.5億元,較上年度增1.37億元或121%,每股盈利應為21.6仙。
I.T業務是主要於香港及中國零售時裝,品牌包括自創性、國際性及特許性。去年營業額29.96億元,較上年增長9.6%,毛利額增12.9%,本屬平平,而經營開支只增3.8%,因而經營盈利已增106%,主要原因是營業額增幅雖不大,而毛利額升幅較佳,配合經營支出減少,以至業績有特佳表現。上半年度實際盈利只是2922萬元,下半年則為2.208億元,反映下半年經濟轉好的貢獻,亦與其經營策略有關。
中國業務明顯轉好
自創品牌毛利率最高,去年銷售增14%,國際品牌增8%,特許品牌則跌18.4%。自創品牌銷售由佔47.7%升至49.6%,國際品牌由佔47.7%降至47%。下半年零售市場復蘇後,減少折扣優惠,促成毛利率上升,整體毛利率升1.7個百分點至60.7%(上半年58.8%,下半年62.1%),香港毛利率由60.5%升至61.8%,中國毛利率由55.3%升至58.7%,香港營業額只增5%,中國增19.9%,中國業績由虧損5130萬元轉而獲利2640萬元,香港則增71.9%。
香港零售佔整體72.2%,業績增長由香港帶動,中國佔比例24.2%,而毛利率上升較多,亦有相當貢獻。除毛利率外,經營開支也是關鍵,增幅只有3.8%,佔營業額比率由53.7%降至50.9%,主要是員工成本大致持平,租金支出只增6.8%,以及廣告宣傳減少34.8%等影響,亦涉及規模效益。
香港是I.T的核心市場,進展良好,今年預算增加銷售面積10%,加強於中國市場發展,將增銷售面積30%,策略上以自創品牌為主,雖無加價之意,而歐元疲弱,有利於採購,相信毛利率可以維持。中國業務明顯轉好,今年的增長將由中國市場帶動,目前淨現金5.4億元,可支持業務發展。
I.T現價1.98元,實質PE9.16倍,息率5.3%。展望今年增長仍佳,而股價勁升後有待消化,過去的缺點是交投不活,如能改善,有助於股價表現,中線仍有潛力。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