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廉價世界工廠,再見! - 郭小民

國策透視:廉價世界工廠,再見! - 郭小民

富士康及本田的勞資問題近日備受關注,內地網民更將《義勇軍進行曲》中的「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句歌詞,用來形容中國勞工的苦況;英國《金融時報》一篇評論文章亦以此為引子,文章建議可加大社會保障,降低社保繳費率,理據是目前約60%工資須繳納予養老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
在中國,要鐵一般執行政策,往往受制於地方政府,淘汰落後產能便是一個例子。多年來,三令五改,直到國務院今年多番定調要調結構穩經濟增速,進度才見改善。

倡化稅為薪或提薪讓稅

正如勞資問題,《勞工合同法》08年1月實施,首年已有412名工友,超過9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總年薪,申請勞動仲裁,但解決仍屬遙遙無期。
無論是化解社會日增的戾氣或是催谷內需,國務院常務會議去年4月通過《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出台《關於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同年5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問題,顯示領導人試圖通過調整收入分配,啟動內需和消費的決心。
據非正式統計,收入分配面對很多問題,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3.3倍,行業間差距最高達15倍;10%的最高收入戶與10%的最低收入戶,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少數金融國有企業高管的年薪水準,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00多倍。
據悉,改革收入分配草案已近完成,低收入工人將受照顧。拍板前,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分別進行調研,希望方案可配合實際情況。
工業家最關心的是經營成本,改革收入分配涉及工資與福利等問題,專家建議透過「化稅為薪」或「提薪讓稅」,鼓勵工業家增加工資。化稅為薪是指企業可按加幅酌情減免企業稅,但有人大指企業主動權較大,難控制效果,不宜推行;提薪讓稅的權力在政府,只要有健全問責制,是不錯的方法。
選擇哪個方法仍待中央拍板,但內地中外老闆已非常清晰,中國將向廉價世界工廠說再見。
在華老闆除面對經營成本上升外,工會問題更令他們頭痛。近期在廣東佛山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廠、北京現代汽車車身框架及零部件供應商工廠,以及河南省平頂山市國企平棉紡織集團工廠,這些地方發生的大規模罷工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工人在工會以外自發組織的行動。

罷工全屬工會外組織

中國工會採取單一制。根據《工會法》規定,所有工會都要加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據統計,截至09年底,中國基層工會組織已累計達184.5萬個;會員數目2.26億人。不過,全國總工會與黨政機關歷來關係密切,官方色彩濃厚,該會現任主席為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
全國總工會上周五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工會要全力推動在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等企業組建工會,將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組織為工會的一員,這訊號是要嚴控工會新勢力的發展。若處理不好,對中外老闆並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