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拍門檻今年4月1日開始「九降八」,不少舊樓居民擔心單位更易被發展商收購重建。由多個小業主組成的強制樓宇拍賣苦主大聯盟,要求發展商提出收購時加入呎換呎、樓換樓等方案,以及讓小業主參與重建及提供更多收購呎價等資料,以增加收購透明度。
大聯盟成員王浩賢昨在記者會表示,當局4月開始降低樓宇強制拍賣門檻至八成,令小業主缺乏議價能力,缺乏保障。他指,不少發展商為減低收購成本,往往會將一個地段分開數次收購,訛稱重建價值不高,以壓低收購價,但實情是發展商完成收購後,就會將數個地段整合包裝成一個地段發展,大大提高重建規模以得到最大收益。
要求書面提收購價
大聯盟要求增加樓宇收購過程的透明度,包括收購者要書面提出收購價,向小業主公佈已購入業權份數等。王浩賢說,市建局早前提出重建時考慮引入樓換樓構思,因此建議發展商除以現金補償外,加入呎換呎、樓換樓及業權參與三個補償方案,讓小業主有更多選擇。
他又指,發展商現時只會收購重建價值高的地段,如港島區中半山等,屬於舊區的深水埗無發展商問津,因此降低收購強拍門檻根本無法達致政府所想的更新市區。此外,大聯盟要求土地審裁處只向需緊急維修或嚴重失修的樓宇批出「強拍令」,以達致環保及避免對社區造成不必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