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跟他的政治團隊昨天「旋風式」的到不同地區宣傳政府的二○一二年政改方案,一再跟反對方案的市民及團體正面交鋒,互相叫陣。曾特首跟他的團隊拚命喊「起錨」,反對方案及要求盡快落實雙普選的市民及團體則高叫「超錯」。整個下午,「起錨」跟「超錯」之聲在港九新界各區此起彼落,鬧個不亦樂乎。
純粹從推銷政策,推銷方案的角度來看,曾特首及他的政治團隊不可說不落力,至少各位身嬌肉貴的官員不再躲在冷氣間自以為了解市民,至少各位政治問責官員可以直接目睹、感受大量質疑、批評的聲音。或許連串落區行動可以成為高官培訓的重要一課,比花錢請甚麼公關專家開訓練課程更有用。但從收窄社會分歧、推動政改、推動政制發展來看,不管是上次還是今次的「落區騷」都不會有甚麼效果,都沒有帶來甚麼突破。
首先,特首及高官旋風式落區除了引起騷動與混亂外根本達不到其他結果。以昨天為例,特首及官員在每一商場、公眾地方停留的時間不過十分鐘、二十分鐘,能真正接觸到的市民少之又少。有的時候他們只是用「大聲公」或其他揚聲器喊喊口號,講幾句為自己及政改方案打氣的說話,連解釋一下方案有何優點、有甚麼理由該支持也沒有,也做不到。像這樣「嗌嗌咪」、喊喊口號的「落區騷」,怎麼可能改變市民對政改方案的觀感與看法呢?
時間太短,來去匆匆固然是重大缺陷,特首及他的班子未能提出有力的論據回應市民的質疑也大大削弱「落區騷」的效果。對市民來說,應否認同及支持二○一二政改方案關鍵在於方案本身有否朝雙普選的目標邁進。可惜,特首提出的政改方案基本上是○五年被否決方案的複製品,即使把委任區議員剔出也沒有改變方案停滯不前的本質,也沒有令市民的參與有實質增加,也沒有提升立法會及特首選舉委員會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一二政改方案跟雙普選的目標之間沒有甚麼關係。誰也不知道通過方案後二○一七年特首選舉是不是真的普選、誰也不知道通過政改方案後二○二○年立法會是否有真普選,誰也不清楚二○二○年立法會還有沒有象徵政治特權的功能組別。
但在兩次大型的「落區騷」中,曾特首及各位司局長都不敢正面回應這些疑問,都提不出一幅明確的路線圖;他們只是一味要市民先「起錨」、先起步再算。這怎能讓市民放心、怎能令市民信服呢?
其實,特首曾蔭權先生現階段該做的不是花大量人力物力洗市民的腦,不是要像疲勞轟炸那樣宣傳政改方案;而是要切實把市民的民主訴求向中央政府反映,而是要盡力向中央政府說明廢除功能組別的必要性。只有令中央政府改變態度,認同及承諾功能組別「冇得留低」,同意香港在二○二○年有真普選,政改矛盾才會消除,社會的對立及兩極化情況才會改善,政制才能真正向前行。曾特首昨天說,只要有一線機會都會爭取通過政改方案;既然是這樣,他該盡快起程到北京,盡一切努力游說中央政府回應市民的訴求,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一場又一場的「落區騷」上!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