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新「末日博士」魯賓尼警告歐洲即使不再步入衰退,也要面臨經濟零增長的困境,而通縮對當地的威脅,亦遠較通脹為大。
指通縮威脅較通脹大
魯賓尼指出,歐洲各國或有可能通過有效的中期計劃重建財政,但若無寬鬆的貨幣政策配合刺激需求,則有機會受通縮及衰退雙重夾擊。他更警告當地在未來兩至三年,陷入通縮的機會其實遠大過通脹,故有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轍,要面對通縮、經濟增長停滯不前及高失業率的問題。
歐債危機令銀行減少借貸,導致貨幣供應下降,已為通縮危機敲響警號,而各國的減赤措施更會減少需求,妨礙經濟增長,加劇通縮降臨的可能性。
歐盟8成員已現通縮
通縮較通脹可怕之處,在於前者會製造一個壓抑需求及供應的惡性循環,而負債纍纍的歐洲各國亦會因此變相要還「貴錢」,令歐債危機更難得到解決。事實上,歐盟去年的消費物價指數已下跌1.4%,而27個成員國中,亦有8個出現通縮的現象,當中一半更為歐元區成員,包括愛爾蘭、荷蘭、挪威及斯洛伐克,顯示通縮之說並非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