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李嘉誠是香港之光,有人說成龍是香港之光,但在這「山高水深人情薄」的太平山下,在這北風散漫裹沙塵的維港兩岸,唯一令內地同胞欽佩的,唯一令世界萬國尊敬的,真正的香港之光,就只有六四之夜的維園燭海。
請看,廿五萬支燭光劃破長夜……廿五萬?對,廿五萬!只多不少!
去年支聯會報稱十五萬人赴會,警指僅六萬二千八,李掌櫃打了個四二折。且看一組小統計。九八年:支聯會報四萬人,警稱一萬六,折頭是四折;○五年:支報四萬四,警稱一萬九,是四三折;○八年:支報四萬八,警稱一萬八,是三七折。
今年怪了,支報十五萬,警稱十一萬三──令人「鼓舞」的七五折!難道差佬響應社民連號召「起義」了?斷無此可能,顯然是支聯會在喜出望外下,因混亂和疏忽出了差錯。
所以,欲求準確人數,仍應遵循港警統計學黃金公式,且以其從未寬厚過的四成五計吧,十一萬三除以零點四五,答案是二十五萬一千。
漏計十萬無緣領燭者
別以為我是憑空想當然─攜太太七點九進園,六個足球場早無插針之隙,輾轉拐入大草坪,滾滾人潮瞬即將其「鋪滿」,何止四五萬。但無人派蠟燭,幸虧「鄰座」義助,夫婦方得共秉一燭祭英靈。
八時起,警方封鎖維園各入口,沿數百米園牆圍欄,無法入內憑弔的市民層層叠叠,何止六七萬,更是個個心中有情手中無燭!
六四前的周日遊行,今年僅為去年四分一的二千餘人,令支聯會顯然低估了入園人數,而他們又一向是以蠟燭數計人頭的,於是,近十萬一燭難求的市民漏計了。警方高估了大會組織者的數學水準,套句北京俚語,一定後悔得「腸子都綠了」。
成就直逼○三年七一
廿一年過去了,地球變暖人心變凉,各地六四燭光漸次微弱。但是,自豪吧,廿五萬勇敢的香港人!面對那「崛起」的專制王國,馬英九縮頭,佩洛西陪笑,而最貼近威嚇利誘源的我們,無懼無畏,無怨無悔,無倦無怠,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廿五萬是個甚麼概念?一○六四的廿五萬,與○三七一的五十萬,以工作日比對公休日,以有限面積的維園比對橫貫港島的四車道,以民主訴求的專一比對民生怨尤的滲雜(負資產、沙士、菲傭爭薪),今天的廿五萬,其人權民主絕對值,絲毫不遜色於七年前的五十萬。
偉大的香港市民,神聖的維園燭海。二十五萬顆淨化的靈魂,良心與愛心顫動,淚光與燭光輝映,悲情與激情跌宕,正氣與勇氣奔放,交織出好一幅傲視全球的香港之光。
凝緣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