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大道:里安納度入夢行兇

荷李活大道:里安納度入夢行兇

自《蝙蝠俠:黑夜之神》(TheDarkKnight)之後,基斯杜化路倫(ChristopherNolan)的名字打進了更多觀眾腦海,今個暑假他將揭開神秘新作《潛行凶間》(Inception)的面紗,由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DiCaprio)帶領觀眾潛入人類的大腦之中,見識夢境奇妙之處──大腦除像個城巿藍圖之外,更是一個隨意念而改變的空間。 撰文:蘆葦

香港上映日期:7月15日

將《潛行凶間》付諸實行一直是基斯杜化路倫的夢想,由於《黑夜之神》的空前成功,基斯杜化終趁上個暑假的空檔,拿出勇氣實踐這個16歲便已存在腦海的意念:「我7、8年前才寫劇本初稿,但概念可追溯到更早日子,我覺得人類追逐夢想及理想生活,都是人生另一種真實的呈現。」

傳統衝擊現實

《潛行凶間》的動作場面雖然被指有《22世紀殺人網絡》(Matrix)影子,故事也似乎與《職業特工隊》(Mission:Impossible)的團隊任務相似,不過一直密封劇情的《潛》片,最令人震撼的其實是其超現實的拍攝手法。基斯杜化更堅持用傳統攝影機拍攝,而拒絕藍幕這種虛擬技巧,他更設計了一條旋轉走廊拍攝其中激戰戲份:「旋轉走廊與酷刑機器無異,我們把祖瑟夫哥頓利域(JosephGordon-Levitt)放在裏面折磨了幾個星期,但最終看片子時裏面的效果都是我們從未見過,節奏獨特。」
從有限度曝光的資料及預告片等內容,坊間歸納出《潛》片的大致劇情,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DiCaprio)飾演擁有潛入他人夢境科技的神偷,專趁別人入夢時潛入其意識偷取機密,因不斷接到企業生意淪為通緝犯,為令自己回復原來的人生,他接了一份高難度的做夢(Inception)工作,要帶領愛倫比芝(EllenPage)、祖瑟夫等團隊成員在目標人物腦內植入意念,但影片真正深意是甚麼,則仍是個謎,電影公司及一眾大小演員均有默契地封嘴,令電影更令fans神往。

空間隨意念轉

片內有不少超現實的夢境場面,然而《潛》片並沒如一般夢境戲的雲霧纏繞,相反基斯杜化將建築理念引入電影,大膽建造一座隨意念誕生及變更的城市,與人腦複雜的神經脈絡等相配合,夢境中人除可感受及接觸空間中的事物,同時可以改變空間的特性,因此城市景觀忽然改變、電影中人浮於空中、城巿折叠等天馬行空的畫面,便顯得更合情合理,難怪作品已被冠為「荷李活史上首部意識結構的動作科幻片」。
看過《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Begins)、《死亡魔法》(Prestige)以至《凶心人》(Memento)的觀眾應該知道,基斯杜化的電影中人物充沛的情感是不可或缺的標誌:「過去動作電影的最大問題就是感情線的膚淺處理,但我卻加重《潛》片感情戲碼。當初拍《蝙蝠俠》我就明白,和觀眾溝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電影裏的情感,用大明星只不過吸引觀眾入場。」

人物誌:基斯杜化路倫解剖人性

現年39歲的基斯杜化路倫,生於英國,7歲已經開始用父親的M8攝錄機拍片,並非電影系出身的他,卻在大學時有極多拍攝短片經驗。由於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基斯杜化對探討人性以及心理等關係有種特別的執着,他的電影更經常以人腦及依賴等問題為主。
基斯杜化00年拍攝的首部長片《凶心人》,已經圍繞記憶作主題,主角由於只有幾分鐘的記憶,面對所有人及事都難以依賴。到《白夜追兇》(Insomnia)則拆解時間對人的影響性,人在沒有黑夜的地方,除了生理時鐘受到影響,連判斷事物也會出現偏差。《蝙蝠俠:俠影之謎》雖然是英雄片,卻是基斯杜化關於恐懼的探索,到《黑夜之神》更是正與邪的一次重新審視。

話你知:電影人發掘大腦影像

人的大腦最常用卻又最神秘,有不少導演都曾嘗試將大腦世界影像化,結果手法各有不同,人腦的創意果然無限。

《22世紀殺人網絡》系列
被影迷奉為經典的一開三系列電影,將人腦與數碼科技結合,以電腦的數字流動代表人腦中的意識世界。電影除影像凌厲、動作場面創先河外,內容更充滿哲學及宗教意味。

《無痛失戀》(EternalSunshineoftheSpotlessMind)
將人腦分為不同區域,而記憶則是可以移動的物質,主角占基利為保住愛人與琦溫絲莉的記憶,會在腦中跳到不同區域躲藏,場景及人物也會隨之改變。

《玩謝麥高維治》(BeingJohnMalkovich)
一棟古怪大廈內有通道可進入演員麥高維治大腦,人在其腦中可感受他的感覺,其後尊古錫更可以操控當事人。麥高維治進入自己的腦部時則出現意識混亂的情況。

《非常任務》(JohnnyMnemonic)
將人腦當作儲存資料的記憶體,可插入記憶卡再由如奇洛李維斯這些傳遞員送到貨主手上,充份演繹人腦的多功能內涵,更建構出燦爛的影像以表示插入資料後的視覺反應。

《魂離情外天》(VanillaSky)
關於真實與意識有很深層次的演繹,主角湯告魯斯因交通意外重傷,只有腦部有活動,但在科技的支援下於意識中繼續生活,建構了思想中的另一世界,將現實與夢境模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