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耳聞目睹父母把自己的小孩當作人質開路,用綁匪的語氣威嚇他人,還是在上海世博,人性奧妙展。「這個是嬰兒!」,由於那最後的"eR"字(國語嘛)勁發丹田,才引起我等在法國館排千年隊的側目和注意,一名貌似甘小文筆下神情格局如女版八両金的悍婦,用一架載有一個起碼五歲小孩的嬰兒車「航」着工作人員,身後有一眾形神如老夫子漫畫中那些死飛仔拆白黨的黨羽,在迫令外籍館員讓她們從快速通道進館,這種要出動談判專家的對峙無時無刻不在世博遍地開拖百家爭鳴。世博三寶:輪椅、老人、BB車,全力體現及示範中國最被詬病的舞弊造假走捷徑濫用文明,這才是最貨真價實活生生赤裸裸的中華文化。
不必去中國館,整個世博園就是一個中國館,整次世博就是一次中國現形記,一次中國形象大屠殺的集體露底,大規模暴露與國際嚴重脫軌的人文風景湧出地毯底。美輪美奐的展館朱門,強烈對照路有雞翼骨及公德臭,明月溝渠,鮮花牛糞,花開並蒂,各表一枝,好不諷刺。
但那些展館是無辜無罪的,撇下場內外的國家級不文明行為,不少國家的展覽館從設計到心思其實謙謙大度地陳列也慶祝着人類的高度文明。我一早就看上我愛的丹麥館,這國家從不自負浮誇,純白的展館盡顯該國設計優尚之風,簡約雅潔,一片好心的徒步及騎單車遊館兩種選擇兩款經驗無法實行,人太多又爭路單車免問,館中迴旋而上沿路牆上一排排層架十室九空空如也,只餘架上孤清憔悴的溫馨提示請遊館者自律,一家人一次只拿一件展品或書籍觀看好了。大家可能順手拿了回家吧。零人在意牆上的文字和海報,我卻忘不了。「說快樂:快樂是何時何地愛你所做,做你所愛。丹麥有500萬人,500萬個不同的故事,關於甚麼令丹麥人快樂的故事。」HappyDanes。500萬人500萬個不同故事,強調、容許、鼓勵、尊重,每一個人的每一點獨特性;中國十三億人一個故事,貧窮、暴發、河蟹,最好人人一個故事一把聲音一黨獨大,易於管理。英國政治家TonyBenn說"aneducated,healthyandconfidentnationishardertogovern"。有一定教育水平、健康、自信的民族,中國的教育革命叫希望工程。馬丁路德金有夢想,中國要的是希望,希望有一天中國人人衣食足,希望有一天中國人人知快樂,不是眼中只有金。好彩,和李家誠鬥快樂自在很有信心我會羸,可以隻揪。
還有瑞典館。好一個立體大型燈箱海報大廳,提供雙面現實,從左面看是一個樣,從右面看是另一張臉。同一片天同一片海,Before&After,之前之後,昨非今是。一個個畫面一片片歷史一幅幅現實,展示20年前的瑞典城市景觀30年前的瑞典海港面貌,彼時污染猖獗市容猙獰,此時山明水秀人傑地靈。原來工業化城市現代化發展硬道理的惡魔也曾肆虐瑞典,好在精神文明底厚質優價值觀健康,國家國民花幾十年戮力把遺害修正過來,還地球它的清秀,執拾出一個更美好的環境還下一代撥亂反正。瑞典是這樣走過來的,彷彿在鼓勵:中國也可以。但瑞典館的這部分心意無人問津莫說領會,大家極速掠過快速拍照到此一遊執輸走投交甚麼流?嘥氣。
修養文明文化其實是修養品味。想起SusanSontag:"...tastegovernseveryfree,asopposedtorote(死記硬背的)-humanresponse.Nothingismoredecisive.Thereistasteinpeople,visualtaste,tasteinemotion-andthereistasteinacts,tasteinmorality.Intelligenceaswellisreallyakindoftaste:tasteinideas"。藝術、情感、道德、創意……的品味,沒有品味自然沒有創意只有山寨有排都未崛起。(世博遊蹤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