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日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金官員會議昨於南韓閉幕,各國在削赤、刺激經濟和金融改革上均出現明顯分歧,美國財長蓋特納卻呼籲歐、中、日刺激內需,以抵銷美國消費下降的影響,惟近日備受主權債務危機困擾的歐洲卻視整頓財赤為首要任務。
歐反而首重整頓財赤
既然未有共識,因此,會後聯合聲明僅指,各國應按個別情況,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制訂整頓財政的措施,反映會議未能就削赤速度達成共識。
蓋特納在致G20官員的信中稱,由於美國經濟逐漸轉型,國民儲蓄率有上升趨勢,意味環球經濟不能再單靠美國消費拉動,呼籲日本和部份錄得外貿盈餘的歐洲國家,應推動內部需求,中國亦應刺激私人消費及加快人民幣滙改,藉此重新平衡需求,讓環球經濟踏上持續復蘇之路。外界估計,蓋特納有關歐洲的言論主要針對德國,亦有報道指,華府官員私下促請德國毋須急於削減財赤。
人行:歐危機暫無損中國
不過,歐洲官員在會上大唱反調,法國財長拉加德指,歐洲各國當務之急是整頓財赤。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亦稱,歐洲各國緊縮開支,有助重建市場信心,對經濟有正面影響。西班牙財長薩爾加多則強調,必須在明年底前開始削赤。德國財長朔伊比夫承認,在刺激需求和削赤等議題上,各國意見分歧。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會即時顯現,故未來一段時間仍需觀察國內經濟表現。
至於金融改革方面,會後聲明重申,能在11月限期前制訂新的銀行業資本要求,但就暫時擱置金融業徵費問題,留待本月26至27日的多倫多峯會再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