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早前為一名病人進行切除胰臟腫瘤手術時,將一塊8吋長銅板遺留在病人體內,令病人要做第二次手術取出銅板。該院昨公佈調查報告,只表示醫護人員溝通有問題,未完成點算手術用具便為病人縫合傷口及令病人蘇醒,並沒提及懲處及誰要負責。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醫生是手術中的隊長,需為今次事件負責。
調查報告簡單交代
今年三月底一名72歲婦人進行胰臟腫瘤切除手術,醫護覆核手術工具時,發現缺少一塊用作輔助縫針的銅板,但期間醫生已為病人進行復蘇程序,其後安排病人照X光,才發現銅板留在病人體內,病人要再做手術取出銅板。
調查報告只簡單交代事件,指因手術室醫護人員欠缺溝通,在手術完結前,沒察覺點算手術用具程序未完成。病人蘇醒後,醫護人員才發現銅板留在病人體內。伊院發言人表示,該院專業檢討委員會會按人力資源程序,決定是否需懲處有關員工。對於事件中哪些員工出錯及何時決定處分,發言人指沒補充。據悉,涉案醫生很資深,不排除因手術長達7小時,醫生疲倦而影響判斷力。
調查報告建議手術室醫護人員在縫合病人傷口前,應確保已完成點算手術用具。醫護人員應就手術進度、麻醉階段及手術用具的使用情況有更緊密溝通。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醫生是手術中的隊長,有責任等候護士完成點算手術用具,確保沒遺留儀器在病人體內,才安排病人復蘇,故需為事件負責。議員李國麟表示,院方需基於調查報告,交代需負責的員工及決定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