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股息手續費食水深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股息手續費食水深 - 李兆波

又是收股息的季節,我發覺有不少機構收取的股息手續費相當高,食水相當深,令投資者的股息回報減低不少。
朋友收到股息的結單,買了300股港交所(388),每股派末期息2.09元,原本收627元,銀行A收手續費30元,實收597元,手續費的比率是4.8%,收息多才化算。銀行B收取劃一20元,如果用中央結算,手續費只是劃一10元,收的股息越多,手續費的比率越低。
另有銀行C的收費不是劃一,我察覺它們的收費是按比例,即是收的股息多,手續費也多,而且有些甚為牽強或是巧立明目。以港交所為例,1500股原收股息3135元,它們收劃一佣金30元,另登記費及轉名費22.5元及股息收取費3.76元,比率是1.8%。另2000股中電(002),原收股息1840元,佣金30元、登記費及轉名費6元及股息收取費2.21元,比率2.08%,是我暫時所見收取股息手續費種類最多的銀行。朋友與其討論,銀行C說不可以減,朋友打算轉到另一銀行。

長期持有宜轉中央結算

持有實物股票的投資者又如何?不同的公司做法又有不同,中央登記有限公司收取每半年40元,有投資者持有2240股盈富基金(2800),每股股息0.12元,原收268.8元,現收手續費40元,實收228.8元。
喜愛收股息的投資者要留意有關收費,不要小看區區的數十元。一般公司每年派息兩次,某些四次,每次每隻股份支付20至40元已是一個早餐、甚至午餐的費用。持有股份越多,相關費用更形不值。打算長期持有股份而金額又大,可考慮把股份轉入中央結算系統。否則收取的股息只足夠買麪包,甚至因少於手續費而甚麼也沒有,但那些機構卻每年每股份收取足夠一人在商業區酒樓午飯的費用。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