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碰不得的冲繩美軍基地 - 盧峯

探針:碰不得的冲繩美軍基地 - 盧峯

前不久跟一位在日本領事館工作的朋友吃飯。他剛從冲繩度假回來,少不免問起他冲繩美軍基地搬遷問題。朋友說首相鳩山由紀夫近幾個星期多次到島上向縣長、官員及民眾解釋政府不能不按協議辦事讓美軍基地留在島上。鳩山希望民眾及官員可以諒解他及政府破壞選舉承諾。只可惜越游說越糟糕,越游說爭拗越白熱化,原來隻眼開隻眼閉的官員、縣長被迫表態反對,冲繩民間團體更全力動員反對美軍基地留在冲繩。朋友慨嘆,鳩山不知怎樣找到既不得罪美國,又不得罪支持者、政治夥伴及冲繩民眾的方案。
結果,鳩山由紀夫找不到下台階,能做的是黯然下台,結束短暫的首相生涯。鳩山在宣佈辭職後不無感慨的說,他的確希望信守競選承諾,把美軍基地搬遷冲繩,只是現實政治情勢及美日安保關係令他寸步難移。鳩山又公開表示,美軍基地不應該長期保留,日本也不應該在國家安全問題上長期倚賴美國。
從上任後一再推遲落實基地搬遷計劃,令美國總統奧巴馬、五角大廈高層忍不住口出怨言來看,鳩山由紀夫本人着實希望可以扭轉冲繩美軍基地留下來的事實,着實希望可以創造政治奇蹟。問題是這個奇蹟需要重新打造二戰後的亞太政治與軍事秩序,要全面改造日美軍事同盟關係,要重新界定美國在亞太區的軍事角色。這樣巨大的工程不僅鳩山不可能獨力達到,即使鳩山成功拉攏奧巴馬支持也不可能做到。
首先,日本跟美國的同盟關係不是一時一刻的事,不是十年八年的事,而是二次大戰後六十五年來累積的關係。這個關係包括美國為日本提供核子保護傘,包括第七艦隊成為日本自衞隊海軍的後盾,包括情報技術交換……等一大串東西,冲繩美軍基地則是這個軍事同盟的重要組成部份。一旦日本要求美軍撤走基地,整個軍事同盟的其他部份不可能不變動甚至瓦解。這對日、美兩國都是極為重大的改變,單憑一個首相,一位總統的主觀意願根本不可能做到。
對美國來說,亞太區的重要性逐漸超越大西洋的舊盟邦,保持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已成為重中之重問題。而要保持影響力,再沒有比駐有火力超強軍艦、軍機、軍隊更有效的了。駐紮在日本包括冲繩的美軍、美艦令美國隨時有能力快速介入地區衝突,威嚇潛在敵人,防止小國軍事冒險。可以說,再沒有比這更有用、更具戰略價值的軍事基地了,美國政府及軍方怎會輕言放棄呢?
即使對日本來說,她是否準備好放棄美國「大佬」的保護,放棄美國的保護傘也是個大疑問。因為一旦美日軍事同盟解散,美軍撤走,日本就要獨自面對國力日強的中國及苛政無道的北韓,就要擴軍整武增強國防力量,更可能要加稅加開支應付這樣的轉變。日本民眾能否接受這樣的後果實在是個疑問。

在這些疑問、困難未解決前,冲繩美軍基地必然要留低,想搬走基地的鳩山則只能黯然下台,「冇得留低」!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