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一場公投,泛民內部因路線之爭元氣大傷,之後的「余曾辯」及中聯辦「忽然開放」,皆被視為分化泛民的手段。民主黨、公民黨及社民連是否從此分道揚鑣?三黨領導的答案是:「不!」
激烈與對話都係民主派
「我哋點樣唔同都好,民主派之間嘅分歧只係一條坑渠,同保皇黨、特區政府、以至共產黨之間嘅冇得比,我哋之間隔咗成個大海。」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泛民在爭普選的目標上,只是策略上有分歧,不是分裂,「我哋大家都係弱勢,成個泛民加埋都係弱勢,全靠群眾同埋輿論而得到支持同保護,要互相支持。」
何俊仁認為,泛民內部唇亡齒寒,各組織有互補關係,如何修補裂縫,視乎大家的胸襟,「即使公投嘅人幾憎家個談判都好,或者談判啲人覺得公投幾激進,家另外嗰邊嘅人就係覺得我哋喺度扯貓尾,一個白臉,一個黑臉,向佢哋施壓,人哋咁睇,但係我哋入邊啲人竟然咁小器。」
推動公投期間,分別支持談判和公投路線的陣營,都曾經質疑對方的策略,「每邊都總會有啲人比較情緒化,講咗啲意氣說話,可能傷害咗第二啲人。我哋出嚟咁耐,喺個運動上折騰,唔應該為一句說話耿耿於懷,聽完就算,唔開心一陣間就算,要睇大局,唔通到個個俾人拉嘅時候,先知合作同團結重要咩?」
現階段,他相信各組織都會重思定位,「不過無論點定位都好,激烈民主派係民主派,對話嘅民主派都係民主派呀,最緊要係咪堅守到個立場,喺民主目標內抗爭。」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直言政治上不會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要目標一致,兩條腿走路冇問題,只係大家性格唔同。」她不擔心泛民日後合作,反而憂慮泛民被統戰、分化,力量被削弱,大家要互相提點,「之前李剛(中聯辦副主任)見咗啲民主派議員,傳媒問佢點解唔見晒所有泛民,李剛就話『因為呢啲人唔支持公投』,呢句說話係特別講畀支持公投嘅朋友聽,我哋一定要小心,千祈唔好俾佢分化,佢想激大家,希望大家因而疏遠其他民主派。」
目標一致只是手法不同
社民連主席陶君行也同意,泛民對民主運動的大目標一致,只是手法不同,否則不會成為不同的政黨,並形容各泛民政黨之間的關係是「既競爭且合作」。
對於未來方向,他指5.16之後,社民連、公民黨和民主黨曾坐下討論針對政改方案的工作,大家不謀而合有共識,「我講笑咁話6月23日社民連負責包圍立法會,Audrey(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就話佢負責6月17日辯論,咁民主黨唔講都知,咪負責同阿爺溝通。各司其職,大家各有競爭優勢,做番自己。」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