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HMV古典音樂及電影原聲部門,原為尋找《TheLovelyBones》精采配樂,未上市。好清脆幽怨鋼琴獨奏,聽下去,大提琴絃響攝魂,神往:〈Divenire〉LudovicoEinaudi作品。
Ludovico自彈鋼琴,MarcoDecimo司大提琴;最後一首〈Svanire〉在皇家利物浦交響樂團伴奏,將遙遠的隱痛一併拉出無痛養傷。每天,只要有空待在房間,縱使平素工作半點聲響不准指染,也難禁將唱片放上恁音色遊走陪伴。響雷六千擊的晚上加附傾盆大雨,天愁地慘讓〈Divenire〉伴隨到天明。爾後,會得感激這樣一場雷暴,它營造一抹讓切膚音色浸淫的空間。老套點說法:流水行雲,這個流字行字是動詞,帶領一股心情漂流向前進入與處身現世背離境界;是北非西班牙部份接壤摩洛哥地中海西南岸高山懸崖下叠浪的沙灘?是聖大巴巴拉的海邊?是峇里島東海岸?悉尼WatsonsBay再過去的World'sEnd?日本海金澤的邊上?那些遙遠巨浪的地沿。MarkIsham1985年收錄在《FilmMusic》電影配樂〈Mrs.Soffel〉亦有同樣流水行雲氣質,比〈Divenire〉更迷離,可沒有〈Divenire〉的unplugged。自此逢Isham作品必留意,可惜再回不去前作的神韻。我想那只是我的心情。
GeorgeWinston1982年灌錄《December》,其中Pachelbel的〈Canon〉鋼琴協奏亦也攝魂,最宜近黃昏時份將旁事放下聽至夜深清晨。Winston曾經一段時間作品甚多,就是尋不着另一首相比他將〈Canon〉提升活化版本更叫自己吸引。
你聽,〈Svanire〉大提琴聲恁地低沈卻半點不重,輕至幾乎可以看到自己換上冰靴,滑至安大略湖中間溜到對岸千島,旋轉旋轉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