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肆虐香港,患者不但是小朋友,連大人都被感染,此病的病發高峯期由5月至10月!在預防工作方面,除了勤洗手、常消毒,有病要戴口罩,還要增強抵抗力,身體壯健,就是最佳良藥。
記者及示範:黃潔蓮
攝影:王文忠
資料提供:彭明慧註冊中醫師(妍肌堂)
發燒見紅疹
手足口病潛伏期約一星期,病者會出現發燒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數天後四肢出現紅疹或水泡,口腔亦會潰瘍,吞嚥困難。宜吃清淡、溫性、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荷葉冬瓜蒸乳鴿
乳鴿肉有獨特的香味,比雞肉濃,但又不似鴨般羶。加上冬菇與荷葉的香味,令到墊底的冬瓜盡吸精華。
材料
冬瓜300克、荷葉1塊、乳鴿1隻、小冬菇10隻、葱段適量、鹽少許
醃料:生抽1湯匙、老抽1/2湯匙、砂糖1茶匙、生粉1/2湯匙
做法
1.冬瓜去皮切小件,加鹽醃片刻。
2.乳鴿斬件,加醃料醃15分鐘。
3.冬菇去蒂浸軟。
4.荷葉洗淨鋪在蒸籠內,放入冬瓜、冬菇及乳鴿,冚上荷葉,放入鑊用大火隔水蒸30分鐘,取出撒上葱段即成。
功效
此餸可解毒潔膚、補虛壯體。
中醫學認為鴿肉性平、味甘、鹹,有益氣補血和清熱解毒等功效。冬瓜和荷葉都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參桃瘦肉補肺湯
在季節交替、氣溫時寒時熱的時候,最容易患上感冒。此湯多飲可強身健體,而且加了蜜棗與瘦肉,湯也特別甜。
材料
太子參20克、五指毛桃30克、麥冬10克、沙參20克、玉竹20克、蜜棗3粒、果皮1片、瘦肉300克、水4公升、鹽適量
做法
1.瘦肉汆水;果皮浸軟刮瓤。
2.將太子參、五指毛桃、麥冬、沙參、玉竹洗淨,放入湯煲內加4公升水中浸約15分鐘,用大火煲滾後,加蜜棗、瘦肉及果皮,煲至水再滾後轉中小火熬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
此湯健脾補肺,增強抵抗力,但感冒者不宜服。五指毛桃可補氣益血、強壯身體。太子參可補肺益氣養陰。沙參去痰止咳。玉竹養陰潤燥。麥冬清心潤肺及養胃生津。
黃芪薏仁綠豆粥
偶爾吃粥可清理腸胃,而且薏仁與綠豆都是去濕力強,日常吃還可有瘦身作用。
材料
黃芪15克、生薏仁10克、綠豆10克、米20、10碗水
做法
1.將黃芪洗淨,放入湯煲內加約10碗水浸約20分鐘。
2.將(1)煲滾後,轉中小火熬約30分鐘成黃芪水。
3.然後加入薏仁、綠豆和米,煲滾後轉小火熬約1小時即可。
功效
此粥可去濕解毒,增強抵抗力,亦適合病者,因病者脾胃差沒胃口,食粥可減輕脾胃負擔。
清熱化濕茶
這個凉茶除有預防作用,亦適用病發初起人士飲用。不用加糖,也有一種先苦後甘的感覺。
材料
金銀花6克、綿茵陳6克、竹葉6克、甘草3克、3碗水
做法
1.將所有材料略為冲洗,放入煲內加3碗水浸約15分鐘。
2.將(1)煲滾後轉中小火熬約20分鐘即成,記住是溫服。
功效
金銀花清熱
甘草解毒
竹葉化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