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嬰兒出生後均會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威爾斯親王醫院接獲本港首宗接種後併發骨髓炎個案,19個月大男嬰接種疫苗後,反被用來製造疫苗的牛分枝桿菌感染,引致骨髓炎。該院醫生估計男嬰本身抵抗力較低,接種後受感染,強調疫苗仍屬安全,家長應安排子女接種。
記者:陳沛冰
該名19個月大男嬰出生後,在私家醫院接種卡介苗,注射位置在右肩。男嬰一向健康良好,06年9月入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療前四周,間歇性出現發燒及右腳走路時一拐一拐的症狀。院方發現他右大腿腫脹及發熱,右邊盆骨活動範圍較左邊少。院方證實他有骨髓炎,引致右邊盆骨有炎症反應,股骨亦受損。
院方為他抽取樣本化驗,證實感染牛分枝桿菌引致骨髓炎,是本港首宗注射卡介苗後引致骨髓炎個案。院方用支架固定男嬰的盆骨、腳、足踝及膝頭,並處方治療肺結核藥物。男嬰其後康復出院,院方跟進他三年,沒有復發。有關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
接種一段時間後才病發
院方調查男嬰感染途徑時,發現男嬰發病前沒有外遊紀錄;出生後只飲用母乳及奶粉,沒有飲用過未經消毒的牛奶,故相信他從卡介苗感染牛分枝桿菌。
參與研究的醫生表示,卡介苗是用牛分枝桿菌製成,屬活性疫苗,加入化學物後將細菌的感染性減低,但注射後仍會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預防感染肺結核菌後擴散。男嬰注射後出現罕見併發症,估計因男嬰抵抗力較差,接種疫苗時,牛分枝桿菌由針口位置,經血液流向大腿及盆骨,入侵骨髓引致骨髓炎。
外國研究顯示,接種卡介苗引致骨髓炎的機會只有八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患者接種疫苗一段時間後才病發。
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表示,卡介苗防止感染肺結核菌後,細菌在體內蔓延引致嚴重併發症;今次只是個別事件,家長不必恐慌,疫苗仍屬安全,嬰兒出生後必須接種。家長若發現子女接種後有不適,應立即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