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有份護送國殤之柱到港大校園的黃瑞紅,昨日獲邀到中大學生會分享當年經驗,她批評中大以「政治中立」為由否決雕塑入校,是「無恥、核突、丟架」,較當年港大校方以安全為由拒絕更甚;她提醒同學,要民主女神安全進入校園,保護雕塑的人數是關鍵。
「護送人數係好關鍵」
當年擔任學生會外務副會長的黃瑞紅憶述,六四集會後,同學按計劃把雕塑送入港大,數百名學生、校友及巿民擠在旭龢道閘口,以人鏈保護貨車,但保安不願放行。警方到場後,企圖沒收貨車車匙,「我哋唔畀佢,同佢搶過……嗰條係斜路,都有啲危險,我都擔心推撞」。結果雙方對峙至凌晨3時許,直到保安收到校方許可才放行。
「到家都覺得,我成世人做咗咁多件事,最啱、最無憾就係呢件事」。今晚女神進入中大,又要注意甚麼?「當時我哋人數多過警察同保安好多,真係要多啲人先得,而且家時代唔同咗,成個政治氣候同警察角色都改變咗,越多同學、校友、巿民護送先有用,人數係好關鍵」。
港大學生會09年度內務副會長成曉宜指,受港大擴建工程影響,國殤之柱擺放的位置將會成為接駁通道,雕塑需要稍作移動,但移動後仍會放在黃克競平台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