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溫家寶抵達日本出席晚宴時表示,中日之間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但以歷史為鑑:「中國即使將來變得強大,都不會威脅任何人,永遠不稱霸。」
他已不止一次提到了。三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亦闡述四點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強調「中國不發達的時候不稱霸,即使發達了也不稱霸,永遠不稱霸。」
霸氣霸權霸道霸業,閣下是否真正的霸主,自稱不算,得靠他人誠服認同。「稱霸」乃自我感覺良好;「不稱霸」屬於內歛修養。
大家相信溫總較為謙和。訪日期間多奔波,又跑步又打羽毛球打棒球做早操,還在公園同市民一起耍太極,發覺自己太過突出了,便跑到後面練習……
「不稱霸」大夥明白,但「永遠」是什麼?老人家有下台一日,接班人行自己一套吧?
其實這口號有原創:《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率部攻克安徽南部重鎮徽州,智囊朱昇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所以他鞏固後方囤積軍糧暫緩登基避免孤立。毛澤東七十年代戰略方針改頭換面,變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雖然文革語錄帶黑色血淚幽默,但這三句,實亦處世自保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