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那裏讀到一篇文章,悻悻然說是不明白─何以夏志清教授捧的人如錢鍾書、沈從文、張愛玲這些作家就會被炒熱,這個作者認為太豈有此理了,難道只有一個夏志清?難道他說了算?這樣的論調本來已為識者所笑,好笑到不值得去教精他,提醒他。
想不到後來還有更荒謬的;城中才女林燕妮表示,張愛玲的文章她看不下去,她認為張迷都是一些八婆與基佬……這樣的論調,除了叫人「駭笑」「憎笑」以外,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個寫作的人,對自己不喜歡,不懂,也不想懂的作家,講這樣不經過大腦的話,比起狄娜把老舍說成了老金,只能說是露餡了,沒有水準到這樣的地步,你說了她,她的自我感覺這麼好,只會說:你妒忌我,沒有我美麗,沒有我好身材,沒有我那麼多人追,沒有我有那麼多可以拿出來寫的情史……她不是已妄想到說是城市有倒林運動嗎?
說不定還把我算上一個,真想問一問當今之世,有那一位才女的文章可以超越張愛玲的?胡適之早在夏志清之前,已對張愛玲的評價很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劉紹銘不是也說過張的用字遣詞已到達自給自足的地步,還不止的呢,她那別樹一格的文風,意象之豐富,色彩的繁華,情境的搬弄,對人對事物的那麼透徹,渾然天成,無人可以模仿,幾十年後再重看,一看再看,令人愴然淚下,文字的功力到達這樣表裏之間波濤洶湧,餘韻無窮,一個這樣孤高、獨特,又這樣天才洋溢的女作家,除了拜服,嘆息之餘,還要問蒼天,何以造化如此弄人?但也唯其如此,才讓她自我成就了自己。
她筆下的人物,包括她自己都是一首首命運的悲歌,一個逝去的時代悲劇在她筆下定格,成為經典。有一天,當你有了那種領悟的能力只怕要愧煞。她的地位與成就,絕非偶然,也絕不是張迷們可以捧得出來的……面子是那些懂得她的張迷們給的,而斗膽到胡說八道的人是自己丟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