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訊商快自由定價最快8月公佈 料爆減價戰

內地電訊商快自由定價
最快8月公佈 料爆減價戰

【本報訊】內地媒體報道,工信部、發改委上月底聯合下發《關於調整移動本地電話業務資費管理方式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特別之處是,除繼續鼓勵營運商降低資費,實行單向收費外,更容許營運商自行釐訂本地電話資費,包括制訂全國統一的電話業務資費方案。
記者:黃偉強、何凱兒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內地資深電訊專家項立剛指,意見稿下發各地相關部門和電訊企業後,如果沒有強烈反對意見,按照程序,資費新方案最快8、9月公佈。
項立剛又認為,在目前競爭充分的前提下,資費新政出台將帶來資費下降,消費者將受益。項立剛之前參與了所有與電訊資費調整的政策討論。

收入多元化 減價影響微

換言之,內地移動服務的價格戰將再次升級。有電訊分析員指,內地電訊商早已變相提供單向收費,資費亦已逐步下調,實際影響未必如預期大。但營運商可自行定價,必會令市場競爭加劇。
他認為,三間電訊商近年積極發展增值服務,現時增值服務已佔收入比重的兩至三成,工信部選擇現時全面推行單向收費,反而可減低話音服務收入下跌對企業的影響。
報道引述,中移動(941),中電信(728)、聯通(762)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尚未看到《徵求意見稿》,但不排除其已下發至相關部門。

禁借機漲價加收費用

徵求意見稿要求,改革後的資費水準原則上要維持基本穩定,營運商要明碼標價,不得借機漲價,不得加收費用,同時鼓勵資費降價。
在本業務區內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被叫通話費,原有的非單向收費方案停止發展新用戶,漫遊則按以前的規定辦理。
工信部資料顯示,隨着傳統話音業務增速放緩,各通信企業大力開拓寬頻資料、增值服務等非話音業務,企業收入結構日益多元化,通訊業由傳統話音服務向綜合資訊服務轉型已取得初步成效。
08年全行業實現非話業務收入2692.9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收入的33.1%;09年達3135.5億元,佔比達37.2%;今年首季,非話業務比重持續提升,同比增長8%,達到43.6%。
在各類非話業務中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增長迅猛,從08年的8342.5萬戶發展到今年首季度的10933.1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