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加薪、深圳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顯然是受到富士康員工連環十三跳的影響,說這是富士康員工以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結果並不為過。不過,這只是內地收入分配改革的小插曲,在深圳的港商、台商,面對當局調節企業與員工收入分配的政策,難免要增加經營成本,但只要把握「化稅為薪」的時機,仍有機會讓企業、員工雙贏。
減企業稅項 為員工加薪
化稅為薪,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為中小企設計的收入分配改革路線圖,建議財稅部門對提高職工工資有困難的企業,透過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以促進企業為員工加薪。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近期在各地調查時,也建議減稅以助企業加薪,其實等同支持化稅為薪的建議。
儘管國務院及財政部尚未就化稅為薪表態,但政策出台的時機已成熟,也有其逼切性。面對內地新一輪工潮快速蔓延,中國領導人一再強調要加快分配收入改革,總理溫家寶本周二訪問日本接受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專訪時,也談及收入分配改革問題,重申將採取措施提高職工收入的比重。
不過,如果政府再單方面要求企業為員工加薪,顯然不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所能承受的,2008年《勞動合同法》實施引發的中小企倒閉潮,就是一個教訓。反而,在金融海嘯冲擊下,中國去年稅收總收入仍達到5.9萬億元,按年增長9.8%,高過8.7%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政府完全有能力實施化稅為薪,讓利於中小企、讓利於民。
化稅為薪的細則仍有待明朗,既要避免如出口退稅一樣只養肥一些中間商,又要避免所減免的稅被政府有關部門或企業截流。但港商、台商,都應預作籌劃,既要真正為員工加薪、讓他們得到實利,又要善於把握加薪幅度與減稅幅度的聯動,以維護企業的發展,從根本上維護員工的福利。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