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5月終於過去了。傳統智慧「五窮六絕」不幸在今年應驗。總結整個5月,恒指下挫了6.5%,表現實在差強人意。不過,港股在5月總算跑贏了環球主要股市,美股的標普500、道指和納斯達克在5月分別下跌8.2%、8%和8.3%;日股下跌11.7%而國內A股則下跌9.7%。
近期,傳媒連續多天都不斷報道在富士康(2038)所發生的悲劇,由年初至今,已有12名員工跳樓。這個悲劇固然有部份原因是出於富士康管理員工的手法。試想想,要有效地管理超過80萬人的工作團隊,當中所需的紀律及制度要求會是極嚴格的。不過,筆者認為這次事件亦帶出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便是中國人口結構的轉變。
沿海城市現民工荒
一直以來,中國基於人口眾多,很自然便以廉價勞工成本成為世界工廠。不過,近年隨着農村生活環境質素改善,加上部份企業移向內陸,我們開始聽到沿海工業城巿出現了民工荒。
筆者看過美林研究報告,當中提及國家人口結構將會在未來幾年出現重大變化,而且這個變化速度亦將會是非常急劇,主要是執行多年的「一孩政策」。據估計,65歲或以上人口已從80年代中佔總人口5%升到09年10%;而孩童(0歲至14歲)比例則由80年代中28%急跌至09年17%。
一般統計在計算勞動人口時會包括15至64歲的人口。在中國,這數據從80年代的大約8億慢慢增加至09年的大約10億。不過,勞動力密集的工廠往往只會招聘20至45歲的員工。而在這年齡組別,中國已在過去10年裏沒有再明顯的增長;而令人擔心的是,精力最充沛的勞動人口(20至34歲)的總數已經從2000年的高位回落14%,至09年不到3億人。數字的確令人擔憂,亦可能是為甚麼國家極力支持企業在價值鏈中向上游,減少對廉價勞工的依賴。不過,結構性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解決。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