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出報告,指會有金融海嘯第2波,區內銀行或要減值1950億歐元。消息一出,本已喘穩的歐元再跌,加上中國PMI數據顯示增長放緩,港股難免一跌,恒指收報19496,挫268點。
恒指已回補上周五的上升裂口,並收於10日線之下,好友應加倍審慎,但技術上恒指的走勢尚非太差,只要今日能夠回升,尚有機會形成一組較小的頭肩底。
發改委剛宣佈下調航油出廠價,每噸減220元(人民幣.下同),減至5470元。此舉對內地航空股相當有利,其中東方航空(670)早段升過2.77%,惟其後隨市回落,收3.22元,跌0.9%,只要市況回穩,東航料可回復升勢。
首季盈利勁增18倍
在本港掛牌的3家內地航企中,東航向來業績最差,但經過去年與上海航空合併,以及經營環境的改善,東航今年有機會大翻身,成為增長最快的航企。
東航去年終於轉虧為盈,惟只賺1.69億元,每股盈利折約3港仙,往績PE高達107倍。不過,東航已度過最困難時期,增長潛力逐漸發揮。按內地會計準則,東航今年首季純利7.7億元,按年激增18.2倍,以增幅計,遠高於南航的5.4倍和國航的121%。值得注意的是,東航首季盈利已是去年全年的4.55倍,假設往後3季業績與首季相若,東航今年可賺31億元,增長逾17倍,每股盈利0.275港元,預期PE將大降至11.7倍。
航油減價利降成本
東航往後3季能否維持甚至超越首季?相信機會很大。首先是大環境有利,內地經濟回穩,航空需求殷切,今年頭4個月,內地航空業盈利錄得20.4%增長,達93.9億元。此外,上海是東航的大本營,上海今年辦世博,預計上海的航空客流吞吐量將新增2700萬人次,帶來重大商機。
最近民航總局宣佈,由昨日(6月1日)開始,國內線的頭等和商務艙機票的票價,會由航空公司自訂。據報此舉是為了協助內地航企應付高鐵的競爭,東航與南航的國內航線較多,會最為受惠。此外,航油降價有助大大降低航企成本,若趨勢持續,東航未來3季業績豈會不好?
最後,人民幣升值始終是航企一大潛在的利好消息,因為人民幣升值,即意味航企的美元負債下跌。據中投證券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國航、南航及東航淨利潤將增加2.8億、3.4億及3.7億元。
買賣策略:可候升破降軌阻力3.25元時買入,目標4元,跌破2.96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