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本港爆發禽流感的風險已大為降低,政府宣佈擱置籌備多年的家禽中央屠宰計劃。食物及衞生局長周一嶽承認,限制活雞數量政策令活雞成為並非人人吃得起的「奢侈品」。當初被政府利誘放棄了零售牌照的家禽業界則不滿被當局「賣豬仔」。
冰鮮及雪藏雞佔市場94%
自1997年發生首宗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政府便開始研究推行中央屠宰,更曾一度選址上水設立屠宰場,但計劃一直議而不決。周一嶽昨在記者會上宣佈,行政會議通過擱置中央屠宰計劃,據香港大學的監察,街市活雞檔的H9N2病毒數量已由08年前的0.11%,大幅下降至現時0.09%。而活雞的市場佔用率已降至6%,冰鮮及雪藏雞分別佔30%及64%,顯示市民已習慣食用冰鮮及雪藏雞。
周一嶽:活雞成「奢侈品」
食衞局常任秘書長黎陳芷娟稱,本地雞場及飼養雞隻的數量、活雞批發及零售商數量,每日進口活雞限額7,000隻,及街市活雞日日清等措施維持不變。
對於活雞因數量少而雞價高企,周一嶽指「活雞已經當成奢侈品咁賣」,是市場演變及政府政策造成。但現時整體供應量充足,市民可選擇負擔得起的種類,政府無意干預市場價格。
為配合中央屠宰,政府曾在08年耗資六億元推行雞販自願交還牌照計劃,共七成多雞販交還了牌照。港九新界冰鮮禽畜零售商會會長黃偉泉直斥「政府反口,兩年前叫我哋交牌嗰時,講明話會喺2010年搞中央屠宰,仲話私營機構唔做,政府都一定會包底做,我哋至會交個牌出嚟」。業內曾考慮就當局出爾反爾提出司法覆核,但因擔心訴訟費而放棄。
周一嶽表示,當年已清楚講明會因零售供應減少而重新評估中央屠宰,業界有充足資訊去考慮是否退牌。政府亦不是永遠擱置中央屠宰,若預防禽流感措施失效或病毒出現變種,可能會重新考慮。
一直鼓吹推行中央屠宰場的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同意當局擱置計劃,「活雞數量少咗,街市雞檔又少,加上日日清之後,H9N2禽流感病毒都少埋,風險係比以前細好多,未必一定要中央屠宰」。
交牌雞販斥被「賣豬仔」
【本報訊】中央屠宰突然叫停,活雞需求仍有增無減,一「牌」難求,目前已有雞販開價數十萬元私下出讓檔位,相當於退牌時的賠償額。當年被威迫利誘交還牌照的雞販直斥遭政府「賣豬仔」,部份人轉行售賣冰鮮雞,卻因經營困難,寧願退還賠償金,換取重新發放活雞牌照。
促重新發活雞牌
政府自08年7月收回活雞零售牌照後,不少雞販轉行賣冰鮮雞,當時活雞零售點僅餘130處,香港仔曾一度沒活雞賣。
港九新界冰鮮禽畜零售商會會長黃偉泉認為,食物環境衞生署應向沒有活雞檔的街市,重新發出活雞牌,讓業界申請經營。
活雞檔大減,活雞更渴市。現時活雞零售價每斤約30元,過時過節每斤便升至8、90元,較收牌前上升近倍。據悉,有業內人士為求「有雞賣」,要求現時的活雞檔主把檔位「頂手」,「有檔主開價7、80萬,相等於退牌時嘅賠償,最後冇成交。」在青衣轉行售賣冰鮮雞的檔主譚先生說,冰鮮雞批發價雖較兩年前上升約三成,現售每斤約13元,但競爭激烈,根本無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