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有法:歐元發「疲」氣 買美元貴金屬

避險有法:歐元發「疲」氣 買美元貴金屬

歐洲債務危機驅之不散,歐元兌美元滙價再創4年新低,與歐元區相距千里的本港金融市場,受直接衝擊不大,銀行界指出,本港金融機構所持歐元資產或投資比重不算高,即使有持倉風險亦已充份對冲,銀行也會建議個人或高端客戶暫時減持歐元投資比重。

港銀持歐元資產做足對冲

業界相信,短期內歐元應不會解體,年底前或會下試1.2或以下水平,視乎局勢演變,美元及貴金屬仍屬短期避險工具。
歐元1999年誕生時,官方滙率亦是由一算以下水平起步;東亞銀行(023)副行政總裁李繼昌認為,很難預計歐元會否跌至面世時的滙率水平才屬見底,若短期形勢喘定,年底前歐元在1.2價位應有支持,但若再有西班牙銀行發生事故被接管,或葡萄牙再現債務危機,不排除歐元會下試1.14至1.15水平。
身兼東亞投資總監的李繼昌亦說,本港銀行資產負債表內的歐元投資佔比不算很多,而且持倉風險已充份對冲,故即使歐元滙率再顯著波動,所受影響亦應有限。
對於個人客戶特別是持倉較重的高端大客,他會建議客戶「減磅」避險,但整體上,本地零售客戶投資歐元佔比相較其他外幣仍算偏低,以東亞零售客戶為例,澳紐幣的存款總額,相等於歐元存款的5倍。

持歐元較多須減磅

外界關注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支柱之一的歐元,會否解體或重訂組成機制。銀行公會主席兼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指,儘管歐元前景陰晴不定,但短期內歐元解體的可能性不高,因此舉掀起的政經後果將相當嚴峻,暫時估計「未去到咁惡劣地步」。弱歐元滙率下,他說歐洲出口或會受惠,在沒有更佳投資選擇下,美元及貴金屬將成為市場短期避險工具。
歐債風暴令歐元區銀行體系產生類似08年末雷曼倒閉後,同業借貸互不信任的恐慌,洪丕正指,3個月倫敦美元同業拆息近期飆升達30點子至0.54厘,是自去年7月以來近11個月高位,銀根扯緊顯示銀行拆借信心正受考驗,資金全部「歸邊」隔夜頭寸,任何像以軍襲擊救援船的不相干地緣政治事件,會觸發歐元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