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訪日期間發表演說,指國際的債務危機尚未告一段落,環球經濟仍有機會出現再次衰退的風險。這番說話加上市場擔心歐洲債務危機有機會擴散到商業銀行,令整體市場氣氛再度轉淡,歐元更是首當其衝。一時間,上周四的反彈勢頭一掃而空,跌市陰霾再次籠罩市場。
最壞時刻已出現
筆者不敢說歐洲債務危機已經過去,始終要問題完全解決及穩定下來,需要一定時間,現在只能說最壞時刻已經出現,正待事件逐步淡化。筆者認為,歐債的最壞時刻,是當炒家一直在狙擊歐洲,而歐洲各國仍然不齊心面對問題,這才是最恐懼的時刻。
現在歐元區各國已立下決心拯救區內財困的國家,更已承諾動用7500億歐元穩定經濟,這正是筆者認為歐債危機最壞時已過的最大原因。
當然,在波浪過後,水面往往仍會殘留一些漣漪,所以筆者預期,未來市況(股市、商品及商品貨幣)仍會以反覆為主。
本周將會是市場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美國先後有多項經濟數據公佈,而這些數據均是5月份數字。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得知歐洲債務危機有否擴散到美國,及對美國經濟實質帶來的影響有多少。過去,市場一直認定歐債危機會對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出來的結果並非這樣,可以想像理想的數據將會為市場重新注入動力。
本周,我們要特別留意兩個ISM供應管理協會的數字,一個是昨晚公佈的ISM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一個是明晚公佈的ISM非製造業指數,將反映服務業方面的情況。
留意美經濟數據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周五美國公佈的就業報告,包括非農業職位變動,以及失業率。在此筆者必須強調,如美國公佈出來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的確嚴重受到歐洲影響,屆時我們將要重新對全球經濟作出衡量。
踏入本周,日本已率先於周一公佈,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4.7,數字是4年來高位,顯示日本生產商對經濟前景仍然感到樂觀。上述數字同時指向歐洲的債務危機,對日本經濟影響輕微。
另外,昨天澳洲央行的議息會,當局雖然一如預期,維持息率於4.5厘水平,但在其聲明中,澳央行預期環球經濟可維持上升勢頭,當中特別看好亞洲及北美。這番話,可視為澳央行對環球經濟前景投下信心的一票。
執筆時,加拿大央行仍未議息,加央行加息與否,當然視乎國內經濟的需要,但在現今環球經濟緊扣一起的形勢下,如加央行加息,將多少反映出加央行並不擔心環球經濟前景。
溫灼培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