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仰望星空,隱約在星宿中看到神話裏的英雄。現在小孩抬頭望天,心中仰慕的英雄早已身在星海中漫遊探索。
當太空人是小孩的夢,海軍出身的ChristopherCassidy,小時候沒有想過一飛冲天,成年後卻成為第500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變成美國孩子心中的英雄。這位健談的現役太空人着記者對香港的小朋友說,要當太空人,緊記要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甚麼職業也可以申請做太空人,求學中的你,最重要抓緊你最酷愛的東西。」
聚少離多 與妻互相珍惜
40歲的Chris體格魁梧,原來已加入美國海軍10年,年輕時修讀海洋工程碩士,官拜海軍少校,有次看見同袍成功申請成為太空人,腦海忽然被浩瀚的字宙佔據,在好奇心驅使下決定一試,「04年收到太空總署通知,要舉家遷往侯斯頓,當時興奮得向兒子舉起拇指!」太太Julia笑說,嫁個太空人是個艱辛任務,聚少離多,慶幸彼此互相珍惜,不過三個小孩都無意當太空人。
經過兩年特訓,去年7月,Chris終乘坐穿梭機奮進號向星空邁進。376小時太空工作,圍繞地球軌道248次,參與三次合共18小時又5分鐘的太空漫步,為太空站更換電池,當時的畫面,歷歷在目。「打開太空站艙門,向下一望,就是蔚藍的母星,看着移動的雲層,再細看移動着的那一片片板塊,那片是歐洲,那片是美洲。」
911事件發生後,Chris曾兩度被派駐阿富汗,擔任前線部隊指揮官,地面上可能出現的槍林彈雨,與大氣層外行蹤飄忽的殞石,哪個更可怕?「兩者都無法預測,只能事前做好部署,如果單從統計數字來看,或許宇宙較戰場致命。」在太空站上的日子,危機其實來自平常事,「太空站的廁所壞了,你無法預測這會帶來多大的連鎖反應,所以要搶修。在太空,危機就是地球上的瑣事。」
返回地面 不記得怎走路
艱苦日子過去,歸家,也不見得是易事。「最難的是身體適應,10多天生活在無重狀態,回到地面幾乎不記得如何行走,而在重力下,背部及腳都疼痛不已,要兩星期去重新適應。」回到地球一年,Chris已出席近百場大大小小的簡介及宣傳活動,今天他將到太空館,與香港小孩暢談太空探索的現在與未來。
人類從沒有放棄追逐星空,但美國似乎放棄了踏足月球,反而多多搞作的英國維珍狂人布蘭森(RichardBranson)準備來年送首位太空旅客上太空。「如果有更多人可以近距離觀賞星空,有何不可?」Chris笑說。記者 夏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