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老作記者 審判自己

八方人物︰老作記者 審判自己

眼前的劉孝偉,穿一件白恤衫,結深色領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領模樣,但32歲的他,經歷可能比年逾半百的人還要多。
96年中,雜誌《忽然1周》刊出潘廸生患癌的「故事」,劉孝偉就是創作「故事」的記者。當年他18歲,事發後滿城風雨,他躲在家不知如何面對千夫所指,「唔敢出街食飯,驚會唔會俾人打,要叫外賣。」風波過後,為了謀生,他向電影人南燕自薦做編劇,「當時佢喺灣仔一間桌球室拍戲,我上去等佢,佢肯收我,就係咁跟佢入行做編劇。」
處男作劇本是《陰陽路》,同系列《陰陽路之升棺發財》更成為第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敗也老作,成也老作,在電影界混了幾年,他「膽粗粗」用三萬多元積蓄,自編自導拍了套獨立電影《少年犯》。
首次執導雖慘淡收場,但獲老闆看中,打本80萬元給23歲的他拍《旺角o靚妹仔》。雖然寫了幾年劇本,實際上不知拍電影是甚麼一回事,第一日開工,沒工作人員放他在眼內,「第二日開工,班o靚妹全部唔見人。」喊了開麥拉,惟有硬着頭皮拍下去。他記得,票房僅幾萬元。

申請加入導演會被拒

這些低成本電影無票房可言,但由於已賣埠及鎖死預算,利錢原來不俗,一般有兩成利潤,劉孝偉說出必賺方程式:「唔好overbudget,唔好underrun。」即是不能超支,片長不能短於80分鐘。掌握了竅門,他連續拍了七、八部這些「七日鮮」電影,後來又拍了廿幾套電視電影。
拍戲似模似樣,他申請加入導演會卻碰壁,「佢哋話經過激烈討論,冇辦法接納我入會。」為甚麼?劉孝偉心知肚明,「機會唔係必然,佢哋唔畀你,佢哋冇錯。」千禧年後本地影業開始走下坡,低成本電影也沒戲開,這時老闆叫他拍三級片,他照拍。老作容易,打真軍很難,他只此一次,「真係超出底線,拍唔到第二套。」話雖如此,五萬元預算他賺兩萬元。

自言人生「好似坐咗幾次過山車」的劉孝偉,覺得生命還是平凡一點好。
謝榮耀攝

在日本偷竊被捕扣留

影圈搵食艱難,他拿着約100萬元積蓄創業開水貨舖,每月到日本入貨,未幾便回本賺錢。03年沙士殺到,把他拖入人生第二個低潮。當年他到日本入貨,一時大意忘了付錢,卻沒人發覺,這次小甜頭,觸發無窮貪念,後來舖頭生意日差,他竟然在日本高買「掃貨」,「後來一箱一箱咁偷。」
上得山多,終「斷正」被捕,扣留在日本逾50日,在拘留所內竟認識到一個由福建到日本食大茶飯的黑幫。中國人在異鄉,交淺言深,「殺人放火佢都唔後悔,但一提起父母就喊到失聲。」聽完大佬的心底話,他頓悟了,覺得拍三級片、偷竊太不該,「人做好多事,出發點都係好,但方法可能好錯。」
返港後他大屋換細屋,出讓店舖,輕身上路重新出發。由於曾進修心理學、社工課程,他轉行轉型做培訓、輔導工作。過了兩年平穩日子,又出事了。被拍拖六年的女友甩掉同時失業,雙重打擊想尋死,「連炭都買埋。」找人輔導,衝口而出「要殺咗女朋友」,被強制送入精神病院,待了10日才出來。
兩年前他報讀公開大學教育碩士,翻開自己的人生,他說要接受有些缺憾。跌宕人生,若寫成書,真不知道要寫多少字。他說不長,剛出版新書《今天起,愛自己》四萬多字,170多頁。
記者 羅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