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校爆發手足口病

19校爆發手足口病

【本報訊】手足口病繼續在學校肆虐,過去短短四天,衞生防護中心再接獲19間學校爆發手足口病呈報,共50名學生中招。該中心又錄得5宗新增感染EV71型腸病毒報告。此外,瑪麗醫院完成早前感染腸病毒死亡的聯合醫院女護士化驗報告,其咽喉樣本證實對柯薩奇病毒A16型呈陽性反應,此種腸病毒過去12年以來首次在港殺人。
鑑於手足口病疫情持續升溫,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起,每天公佈手足口病及EV71型腸病毒情況,上月28日至昨日四天內,共接獲19間學校爆發手足口病,其中黃大仙是重災區,有四間學校共12名學生感染,當中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主恩堂幼稚園有5人染病,是最多患者的學校,但暫時毋須停課。今年累積爆發手足口病的院舍個案已達230宗,遠超去年的103宗,更直逼06年高峯期的236宗。

殺女護病毒 證為柯薩奇A16型

該中心又公佈早前感染腸病毒死亡的35歲女護士,是染上柯薩奇病毒A16型,此病毒是香港導致手足口病的最常見腸病毒,大部份患者感染後病情輕微,但在罕見情況下會出現心肌炎、肺炎、腦炎及腦膜炎等併發症。本港過去12年共錄得四宗手足口病死亡個案,全部是兒童及由EV71型腸病毒引起。
此外,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的43歲男病人,病情已好轉,毋須在深切治療病房留醫,但仍未確定感染病毒類型;在屯門醫院留醫的34歲女病人則情況穩定。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今次是否出現病毒基因重組,才導致該名女護士病重死亡暫時仍未能確定,需完成整個病毒基因排序才能有肯定的答案。
袁國勇又指,手足口病每3至4年有一個小高峯期,每8至10年則有一次大高峯期,今年本港需準備可能有大高峯期來臨;只有約80%成年人有此病的中和抗體,沒有抗體成年人感染病毒可以出現嚴重併發症,故提醒家長照顧患病子女時不要掉以輕心。

新增19間學校爆發手足口病

學校名稱
地區:東區
香港保護兒童會胡好幼兒學校 感染人數:3

地區:灣仔
英基國際幼稚園(曉新)上午班 感染人數:2

地區:中西區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感染人數:2

地區:觀塘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感染人數:2

地區:油尖旺
仁愛堂陳鄭玉而幼稚園 感染人數:2

地區:九龍城
樂基幼兒學校(九龍塘)下午 感染人數:2

地區:黃大仙
天主教伍華小學 感染人數:3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 感染人數:2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主恩堂幼稚園 感染人數:5
聖博德學校 感染人數:2

地區:深水埗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中學部) 感染人數:3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紹邦幼兒學校 感染人數:2

地區:大埔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感染人數:3
大埔崇德黃建常紀念學校 感染人數:2

地區:葵青
聖公會聖基道幼兒園(葵涌) 感染人數:3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長青幼兒學校 感染人數:3

地區:屯門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 感染人數:3

地區:元朗
基督教宣道會天頌幼兒學校 感染人數:3
萊恩幼稚園(元朗)上午 感染人數:3

總數 感染人數:50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