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網遊股高增長期已過 - 胡孟青

青心直說:網遊股高增長期已過 - 胡孟青

內地4億網民每日做緊乜?從本田車廠工潮網絡動員及維權力量之大可見,網上發展已由網遊主導,變為社交網站當道。
按Google統計,全球1000個熱門網站,最多人去嘅係Facebook,其次係Yahoo、Live.com及維基百科。內地有7個網站都入圍前20名,包括百度、QQ、新浪、網易、淘寶、搜搜及優酷。
內地網站以百度最紅,4月份全球排名第8,瀏覽人次2.3億人,總共看了270億個分頁。騰訊(700)旗下的QQ都唔差,排名第9,到訪人次1.7億,所睇嘅網頁數量卻有250億頁之多。由於用百度的人主要是搜尋資料,搵完就走;然而社交網瀏覽頁面之多,足以反映用戶在電腦面前花上更多時間。
社交網想賺錢,要保住人氣卻非想像中容易。以前有紅極一時的ICQ,紅了數年後因為只得英語版本,好快被微軟的MSN取代。今時今日嘅Facebook大熱,平均每日新增用戶55萬,可是形象正受考驗,地位岌岌可危。

競爭劇研發成本高

網民信任Facebook,可是公司卻出賣個人資料換取商業利益,結果就如情侶分手,反目成仇。有網民發起在今日取消喺Facebook戶口活動,抗議保障私隱不善,出賣網民利益,至今約有2萬多人響應。有網民甚至不滿Facebook過濾用戶相片,另起爐灶搞咗個「Skinbook」,抗議唔畀放裸照。雖然有啲無厘頭,但推出天體版「Skinbook」以來,竟然吸引數以千計人流慕名而來享受網上的「阿當夏娃」世界。
除了社交網面臨樽頸,網遊同樣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金山軟件(3888)剛公佈首季業績,少賺11%,每戶月費收入(ARPU)跌半成至36元人民幣,可見網絡遊戲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玩家玩到悶就好快流失。網上遊戲就好似賣座電影般,可遇不可求,然而投入研發的成本卻與日俱增,毛利進一步受壓,網遊股的高增長期已過。
騰訊早前明言,網遊市場競爭激烈,未來要加大廣告及互聯網增值服務發展,方有機會突圍而出。投資者若想撈底,網遊股都係要小心啲,反而博反彈選騰訊的勝算較高。
唔放心,不妨開QQ出嚟睇睇與Facebook相似度有幾高,就足以解釋點解騰訊可繼續保持高增長。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