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代有陳巧文、任亮憲、周澄等崛起,參與政治、社會運動。大陸新一代也崛起,他們沒有參政空間,但像韓寒等大批年輕人在網上的文章也教人欽佩。
最近因寫有關汪精衞的文章而結識的讀友廖綺華女士,給我寄了本書,書名是《風流絕》,作者署名「北溟魚」,這筆名出自《莊子》。廖女士附信說,作者生於1989年,是今年才20出頭的大學女生。這本書寫的是魏晉文人名士的故事。包括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等人的事跡。寫那時代的人物有什麼意義呢?太有意義了。因為中國歷史大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如作者在自序上說的,中國人一輩子為祖宗活,為皇上活,為天下社稷活,就是不為自己活。只在魏晉時,如曇花一現地忽然湧現一堆稀奇古怪的人物,他們探究內心,追求自我,崇老莊,講容止,他們嗑藥、飲酒,活得美,活得瀟灑。中國出了許多歷史書,拍了許多歷史劇,但幾乎沒有人接觸魏晉名士的題材。因為這種崇尚自由之風,是中共主流的國家主義、集體主義意識形態所不容的。
廖女士介紹作者北溟魚,說她原名周逸,目前還在清華讀大三。她是以一篇關於王子猷的文章被保送清華的。王子猷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周逸大概是圍繞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做文章。
《風流絕》今年初才出版,在內地很有好評,據說已銷出兩萬本了。我看了約三分一,很難相信是一位二十歲年輕人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