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龕位供不應求,懷疑違規興建的私營骨灰龕場投訴不絕,本報去年全年至今年五月截稿前,共收到23宗此類投訴,惟政府至今未有具體解決方案。消委會早前提醒市民「買私位」前必須查證其合法性,惟有民間關注團體認為實效不大,促政府盡快落實發牌制度監管,惟當局只承諾六月底前有新公佈。
大圍美松苑居民李太指出,屋苑附近有一幢基督教建築物,去年底起進行大型工程,其後發現改建為普光明寺,寺內有大量骨灰龕位。她批評當局視若無睹、執法不力:「居民一早就發現寺裏面整晒一格格,但係當局一直愛理不理。」
規劃署表示,根據沙田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址為「綠化地帶」及「住宅(乙類)」用途;骨灰龕位不屬經常准許用途,須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申請更改用途,根據紀錄,城規會未有收過申請。一直有跟進事件的沙田區議員鄧永昌批評,當局反應緩慢,雖已證實龕場違反城規條例,惟執法的地政總署稱尚研究地契、徵詢法律意見,反映部門卸責,未有急市民之所急。
荃灣老圍有一幅私人土地,今年初起有發展商進行興建工程,附近居民發現疑違規興建私營龕場,居民向當局投訴,地政總署其後證實工程違規,惟興建工程未有停止。居民李先生氣憤的說:「政府一直話會跟進,但係發展商就懶理,我見佢有一排停工,最近又再開工,政府就乜都唔做。」
地政總署回應,不排除會採取訴訟或法律行動;屋宇署則回覆,已發出清拆令,飭令有關人士清拆非法建築。
巿民憂購非法龕位
私營龕場越開越多,上述疑違規個案僅屬冰山一角,本報去年至今收到的23宗投訴中,地點還包括沙田赤泥坪村、上禾輋村、大埔錦山村、山寮村、上水蕉徑村、古洞等,大部份座落新界區,主要涉及非法更改土地或樓宇用途,以及違規僭建骨灰龕位,當中不少市民投訴即使政府證實有違規行為,也未有積極取締,也有市民擔心購入不合法龕位,造成損失。檔案編號:0327044
推行發牌制保障消費者
負責監管私營骨灰龕位違規的政府部門包括地政總署、屋宇署及規劃署等,但若市民欲就骨灰龕位的合法性有疑問,卻沒有統一部門跟進。各部門只提醒市民,購買龕位時應要求出售者提供完備資料,確保符合地契及法律規定,遇有疑問須自行尋求專業意見,可謂「貴客自理」。
消委會早前提醒市民,目前未有規管售買私營龕位之法例,有不負責任的私營龕場於未能證實有否違反地契便推銷發售,市民如欲購買,宜先向規劃署及土地註冊處確定土地符合規劃及地契批准的用途。
各界關注骨灰龕位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認為,市民即使依照消委會之建議查證,但因部份龕場年代久遠,地契資料可能不足,加上內容涉及複雜法律觀點,市民難以斷定龕位有否違規,「有啲龕場即使符合地契,但係龕位其實係違規加建。」
新措施六月底前公佈
他批評政府一直未有積極跟進問題,又鮮有提出檢控,令非法骨灰龕位問題變成冇王管。他認為政府應推行私營龕場發牌制度,向公眾公佈違規及合法的龕場資料,保障消費者。
食物及衞生局透露,政府已成立專責小組,就增加龕位供應量及提高市民購買私營龕位的消費權益等問題,與發展局及民政事務局研究新措施,預計今年第二季(即六月底)前公佈。
宗教墳場有3.5萬個龕位
香港每年約有四萬人離世,九成選擇火葬,可預計未來十年需要逾30萬個新龕位,惟目前政府龕位爆滿,私營墳場管理機構提供的龕位也有限,天主教、基督教及佛教等宗教團體營辦的墳場合共約有3.5萬個龕位尚未配售;而政府只落實2012年在和合石墳場落成約4.1萬個新位。
機構名稱:食物環境衞生署
有否空置龕位:無
申請條件:所有市民
機構名稱: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
有否空置龕位:無
申請條件:香港華裔永久居民
機構名稱:天主教香港教區
有否空置龕位:有
申請條件:只供天主教信徒
機構名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
有否空置龕位:有
申請條件:只供受水禮之基督教信徒
機構名稱:香港佛教聯合會
有否空置龕位:有
申請條件:只供該會會員或會員之直系親屬
資料來源:消委會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