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二十一周年專版】「新聞是歷史的初稿」。當往事漸被淡忘、肆意歪曲,當年手執春秋之筆、堅守採訪現場的前記者蔡淑芳,今日本着歷史責任與良知,在六四21周年前夕,從紙堆裏翻出那年廣場上散發的學運傳單、以血淚寫成的新聞手稿,埋首默默整理。她要趕在這代人的記憶被湮沒前,修築起六四維基網上資料庫,以歷史原稿,展示屠城真相。記者:雷子樂
去年7月,蔡淑芳終鼓起勇氣,重回教她痛心撕裂的血腥現場。足足19年沒踏足北京,回到天安門廣場,她向人民英雄紀念碑合掌默念經文,不自覺地垂淚。木樨地復興門外,她呼喚吳向東等36名死者名字。臨行前探望天安門母親徐珏,老人家直腸癌病情惡化,最多能活1年。拜祭六四死難學生袁力,95歲老父為兒字寫下傳記,親手交給蔡淑芳。「好多真相,我怕會隨住佢哋離去湮沒。」回港後,她決定與時間競賽,盡快整理這段歷史。
89民運的一紙一物,在當年想保住談何容易。
「開槍當晚大家都好緊張,有人去搜酒店,好多記者喺房度,銷毀晒所有資料,怕留低線索會害咗學生。」蔡淑芳還是藏起了好些資料,像當年學生在廣場上油印的文章、示威傳單路線圖、學運領袖們簽滿了名字的汗衣,可惜部份珍貴文物經已散失。
發黃稿件記述屠城
土共在今天咬文嚼字,爭論「屠城」兩字誇張。蔡淑芳翻開發黃的紙張,是她在89年6月5日,從北京傳真回香港的報道手稿:「(本報採訪組北京傳真報導)北京『六四』大屠殺,一夜的瘋狂殺肆後,早上仍不斷有亂鎗掃射,市面風聲鶴淚,人人自危。」
回到21年前的5月19日,北京的老記者卓然交給她一篇報道手稿,題為《趙紫陽下台記》,是當時最先披露趙紫陽被軟禁的報道。
蔡淑芳說,這消息在當時是國家機密,一發放就會被打成反黨集團,「當時唔識去考慮咁多。之後傳李鵬下台,我哋都唔信。」
抄錄絕食學生心聲
褪色的政府傳單,是89年5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戒嚴部隊指揮部告北京市市民書》,直升機在廣場上空撒下。翻開北京宣武醫院的門診病歷手冊,內頁寫滿密麻麻的詩句,是她逐字抄錄,記下絕食學生的心聲。還有當年從北京偷偷帶回來的大字報、手稿,六四後收集到的死難者家屬證詞。
歷史真相將會在網上還原。蔡淑芳說,構思中的六四資料庫,會按「當年今日」呈現廣場面貌、以「人物誌」追蹤學運人物、死傷繫獄者現況、「地方誌」會參考googlemap形式描繪開槍鎮壓的地方。蔡淑芳希望拼合這些史料,在互聯網上呈現當年的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