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能借二氧化碳谷油氣

環能借二氧化碳谷油氣

【本報訊】全球對減排尚未達共識,令以減碳為本的碳捕獲及儲存(CCS)技術,未能加速發展。由於欠缺商業效益,環能國際(8182)憑藉擁有CCS技術,獲得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1038)「相中」,藉購入可換股債券,隨時變成股東。究竟CCS技術潛力在哪?

CCS技術搶減排商機

環能主席及行政總裁陳榮謙接受本報訪問時稱,CCS技術主要靠碳信用(CarbonCredit)發展及商業化,目前各國對減排未有共識,商業價值不大,但將CCS技術與油氣生產結合,商業價值可大大提升。
單以煤層甲烷氣開採為例,陳氏將煤、煤層甲烷氣以及二氧化碳的關係,形容為三角戀。他說,煤層甲烷氣藏於煤,煤為其安樂窩,但當煤遇上二氧化碳後,除將其吸收外,更會將本身的煤層甲烷氣排出。透過注入二氧化碳於煤層,可將氣井中的煤層甲烷氣開採,由現時只能開採60%提高至超過90%,同時解決二氧化碳的問題。
環能與中聯煤合作的新疆準噶爾盆地南部硫磺溝煤層氣項目,就是透過CCS開採。對於上述項目,陳榮謙形容為可能是世界最大氣田之一,環能持有有效產品分成合同的企業之餘,西氣東輸二期更橫跨該項目之上。加上與擁有全國95%主要管道的中石油(857)合作,開採出來的煤層氣不愁沒有銷路。
CCS技術亦提升油產量,他說,油井首次開採出來的石油量,約佔油井儲量28%至32%,透過注入二氧化碳進行二採。
根據集團在加拿大經驗,將油井回復率可達70%,將一個油井日產量,由原來已跌至2000至2500桶,回升至日產量達3萬桶。
不過,透過二氧化碳提升油產量,在產油過程中,有需要將二氧化碳重新捕獲,再將其注入鹽水層儲存,中東亦已正式採用二氧化碳作為提升產量的方法。
陳榮謙指出,將二氧化碳用作提升現有產油氣量的工具,已對公司帶來可觀的商業價值,未來隨着各國對減排作出承諾,碳信用的發展,將為CCS帶來另一個賺錢渠道。他說:「誰曉得未來碳信用會否與油價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