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現港型纖毛菌 入血可攞命

首發現港型纖毛菌 入血可攞命

【記者陳沛冰報道】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發現一種可入血致命的新細菌,名命為「香港型纖毛菌屬」。該菌屬於纖毛菌屬其中一種,常存在於人的口腔內,一名癌症擴散婦人疑因免疫力低而受感染。有傳染病專科醫生表示,該菌主要是襲擊癌症或接受器官移植等病人,嚴重可上腦或引致敗血症死亡。

癌婦免疫力低受到感染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發表的研究指出,一名66歲婦人五年前患皮膚轉移的癌症,左邊乳房有惡性腫瘤,接受化療及荷爾蒙治療等。她停止接受荷爾蒙治療兩年,一年前其癌症擴散至肺部、胸膜、淋巴結及肋骨,需恢復化療。接受化療期間突然發燒,並持續3天,入院求醫時體溫達攝氏38.9度。院方向她處方抗生素及抽取血液樣本化驗。病人接受14天的抗生素治療後,感染問題無再復發。
化驗結果證實她染上一種以往沒出現過的新細菌;該系再進行比對,發現屬於纖毛菌屬下的新種類,命名為「香港型纖毛菌屬」(Leptotrichiahongkongensis)。
該系又在健康人士的口腔樣本,發現香港型纖毛菌屬,顯示健康市民的口腔也帶有這種新細菌。

纖毛菌常存在於人類口腔內(圖),有多個品種。

移植器官及癌患者高危

該系專家指出,纖毛菌屬是一個細菌家族,轄下有不同種類,包括「口腔纖毛菌」。該菌存在於人的口腔,接受脫牙等牙科治療時,因口腔流血,細菌伺機入血引致感染,但嚴重個案不多。以往曾有更換人工心瓣或有先天性心臟缺損的高危病人,感染後引致心內膜炎。醫學界曾在人的血液或口腔樣本之中,發現另外五種纖毛菌屬的品種。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健康人士不容易受纖毛菌感染,但高危人士接受牙科治療或刷牙流牙血,細菌便有機會入血,上腦或襲擊其他器官。其中癌症病人因化療令口腔黏膜受損,黏膜細胞不能正常生長,細菌便入侵人體。服食抗排斥藥物的器官移植病人及紅斑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也屬高危。癌症病人化療前應先檢查牙齒,以免牙患令細菌入血,其他高危人士應注重牙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