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13跳響警號內地須工資改革 - 郭小民

國策透視:13跳響警號內地須工資改革 - 郭小民

從富士康的13跳,到本田勞資糾紛令全廠罷工,珠三角的勞資壓力鍋隨時有爆破危機。內地傳媒將上海與成都近日民族跳樓事件,與富士康「連跌」掛上「傳染」的問號,又指富士康與本田並非獨立事件。中國經濟從低端加工業,邁向高增值甚至自主創新,停留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的管理水準,相信是時候改革了。
不過,改革路上,企業家並不孤獨。因為催化勞資薪酬糾紛,令勞資關係矛盾升級,原因就是物價漲不停,工資卻原地踏步,生活逼人令脆弱者先倒下來。因此中國多個部委近期不斷開會,謀對策嚴打游資炒作農產品;還有,國家主席胡錦濤上周五強調,要確保基本藥物價格合理,要通過落實五項重點改革任務,令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切實做到「病有所醫」。

工資與盈利或會掛鈎

說回打工仔生計,目前各部委已開始準備十二五計劃,工資這題目勢必成為重點。中央電視台報道,人大財經委、發改委正就工資問題密集地進行調研,發改委內負責分管就業和分配的徐憲平副主任,正在東北調研。
中央黨校教研室副主任周天勇對央視說,十二五期間可能會出台一些政策,例如對最低工資怎麼測算、怎麼制訂;第二就是加大工人的權利,進行勞資方面的工資談判;還有就是工資隨着企業的經營,在一定程度增長上掛鈎。
周天勇還提到鄧小平80年代初的兩個社會主義,一是說發展生產力要比資本主義還要優越;第二就是共同富裕。
周天勇說:「過去30年來,每年經濟增長都是9.7%的速度。我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美元到了3600美元,但是在收入分配方面,財富的公平方面,這個差距沒有得到控制,而且還有繼續拉大的趨勢。」

要國富力強就得安內

看到周天勇的說法,不難令商界擔憂中央在處理勞資薪酬糾紛上,單單上調最低工資與改善管理似不足夠,工資與企業盈利有機會被鼓吹掛鈎。看來中央在十二五計劃中,如何平衡商界利益與勞工的訴求,將是內地中外老板最關心的課題。
中國崛起──需面對全方位改革,無可置疑是中國過去數年,由民生(例如醫改)至產業(例如處置過剩行業與力谷新興產業)進行大量改革,力爭在國際經濟組織(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話語權等,但要達到國富力強,「安內」是重要的。
中國對此情況亦掌握清晰,通常在年底召開的全國物價局長會議,罕見地於5月下旬在北京召開,遏制物價上漲,照顧低收入群體生活成為會議內容之一。
解決物價問題,間接緩和商界與勞工目前面對的張力,亦有助對中國面對經濟復蘇不穩固的狀況。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