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城市計劃助兒童

友好城市計劃助兒童

【本報訊】明日是國際兒童節,但近日卻接連發生多宗涉及兒童死亡事件,到底本港兒童是否真的活得快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批評,港府過去都一直不肯成立關注兒童長遠發展及制訂兒童福利政策的機構,令兒童成長發展及權利受損。

不能忽視兒童聲音

早前一名3歲男童因家長疏忽照顧於香港仔墮樓死亡,及有3個月大女嬰因父母聲稱綜援金不夠用而沒買奶粉遭活活餓死,響起社會缺乏對兒童照顧問題警號。委員會總幹事陳文端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港家庭結構近年改變不少,如貧窮家庭、中港婚姻不斷增加,衍生了在管教兒童方面的多種問題;近年青少年援交及濫藥情況嚴重,但政府都「視而不見」,多年來不肯成立如兒童事務委員會等組織,協助制訂兒童權利發展策略。
政府總動員推銷政改方案,但多年來對兒童發展卻漠不關心。陳文端慨嘆指:「唔知道政府係唔係傾斜政改或者經濟範疇。」她強調本港18歲以下兒童數目多達130萬人,絕不能忽視他們聲音。她正研究與青少年及兒童工作組織合作,在觀塘、元朗等兒童較多地區推行兒童友好城市計劃,先解決這些地區的兒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