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讀者來信想知道,他的17歲會考兒子取得11月廣州亞運「速度滾軸溜冰」參賽資格,但所屬的溜冰總會並非體院「精英體育項目」,沒有任何技術以外的支援,如何在亞運前這半年去備戰?
17歲的選手已進入成熟期,肌肉及神經系統已發展到接近成年人,可接受等同成年人般高速及高強度的訓練;如以爭牌為前提,一年應練約2,000小時,平均每日練6小時,包括主項技術訓練及交替訓練(crosstraining)。
專項訓練通常有教練提點,我不多提。而crosstraining的輔助訓練,可將選手水平提升20%至30%。
這當中包括體能訓練,而最基本是加強心肺功能,可透過跑步去改善。跑步用到身體95%肌肉,比只溜冰可用上更多不同部位的肌肉。
其次是練速度,亦即增強爆發力。方法之一可以不斷與隊友鬥衝,其二是加些重量綁在雙腳,然後模擬溜冰;其三是利用健身器材增強雙腿內側及外側肌肉的練習。
飲食方面,應找合格營養師做評估。要應付大賽、又不違反禁藥條例,我不建議食坊間的「蛋白奶粉」,因大部份都含約15%各類禁藥成份。
這位中五生戰亞運,若被驗出服食禁藥就前途盡毀。最緊要均衡飲食,約55%至60%炭水化合物(如飯/麪)、15%至30%蛋白質(如豬、牛、雞)及10%至20%脂肪(通常在蔬菜內已足夠)。
文:雷雄德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