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診療室:重整投資 攻藍籌基金 20年儲1003萬

理財診療室:重整投資 攻藍籌基金 20年儲1003萬

唐小姐投資進取,已擁有「一桶金」,但金融海嘯令資產價格暴跌,現持有不少「蟹貨」,冀重整投資組合準備退休。理財專家指出,雖然唐小姐持有的股票大幅貶值,但均為實力藍籌,可長線持有不需沽出。不過,建議她將部份外幣投資轉作外幣債券基金,平衡投資組合風險。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雖然唐小姐資產已逾200萬元,惟不論外幣或股票,皆是高位買入,「07年把持貨沽清後,股市還向上,心有不甘,用本金及所賺的資金再入貨(表1),不料股市逆轉,又沒有止蝕,賬面損失近70萬元。」

冀退休前置業

另外,投資外幣亦有相同遭遇,惟部份已回升至買入價,加上利息補貼,不致虧損嚴重。
唐小姐希望降低投資風險,為退休準備,因現時與父母租住物業,希望退休前置業,退休後便不用擔心租金支出。撇除買樓支出,假設每年平均通脹3%,退休後每年回報5%,如要維持每月現值1.2萬元生活費,唐小姐65歲退休時,需有436萬元,才足夠應付20年退休生活。

個案

讀者:唐小姐
年齡:45歲
家庭狀況:與父母同住
職業:秘書
月入:1.8萬元
每月支出:1.2萬元
資產:現金50萬元、股票市值約100萬元、外幣現值約70萬元、強積金現值約30萬元
症狀:投資坐艇
目標:65歲退休,每月有現值1.2萬元生活費及自住物業

分析
退休時用額外資金買樓

按唐小姐現有收入及資產,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表示,要滿足退休及置業計劃並不困難,將現有資產重新配置,不需止蝕離場,只需增加較低風險收息工具,現有50萬元現金則保留為應急錢,以備不時之需。

保留50萬應急錢

若按照投資建議,並達到目標回報,唐小姐在65歲退休時,可望儲得1002.5萬元(表2),減去436萬元退休所需,餘額可購買566.5萬元物業,或保留較多退休金。
此外,唐小姐可以提早在60歲退休,假設其投資組合及回報不變,15年之後,共有722.1萬元資金,但由於要應付較長的退休生活,屆時所需的退休金增至450萬元,故只能有272.1萬元置業。
唐小姐為單身人士,置業彈性較大,而買入樓價約150萬元的物業,付三成首期45萬元,可由手頭現金支付,假設實際按息2.5厘,分20年攤還,貸款105萬元,月供5564元,每月盈餘足夠應付。

買舊樓注意維修費

不過,張佩儀提醒,150萬元物業多為舊樓,要注意現時樓齡20年的物業,65歲退休時,樓齡已達40年,屆時維修費用將較新樓高。
至於購入200萬元樓齡較新的物業,維持三成首期,餘額以實際按息2.5厘,分20年攤還,需支付60萬元首期,月供7419元,唐小姐則力有不逮。因此,張佩儀建議按退休時資金所得再作打算,若屆時資金不足在私人市場買樓的話,可以考慮買入自由市場的居屋或公屋。

投資建議
新興市場股債基金可吼

為分散投資風險,張佩儀建議繼續持有外幣,將其中共現值40萬港元的英鎊及澳元,改買外幣債券基金。債券基金價格相對穩定,派息回報亦比定存高。餘下共值30萬港元人民幣及新西蘭元則放銀行等升值,或待新人民幣債券推出時,以所持人民幣認購。
除一筆過投資外幣債券基金,建議將每月盈餘6000元月供股票及債券基金。其中股票基金建議月供4000元,可選擇新興市場、中國及能源,新興市場佔40%,中國及能源各佔30%。張佩儀解釋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及巴西等國家的GDP增長較歐美強勁,而且人口龐大,有內需支持,可看高一線。

中國為表現不俗的新興市場之一。資料圖片

外幣債券基金回報較高

至於選擇能源基金,主要是供求因素,及替代能源未成大氣候。債券基金可選新興市場及高收益類別,各月供1000元,料隨着全球經濟增長,兩者均有升值潛力(表3)。
至於「蟹貨」股票,部份現值較買入價跌逾50%,因所持為實力藍籌股,建議悉數長線投資。若100萬元股票年回報有6%,20年後得320.7萬元,加上強積金、現金、外幣、債券基金及股票基金,共有1002.5萬元。

理財疑難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何疑難,歡迎寫信來,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