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希臘挑起的主權債務危機是一齣長篇連續劇,幾乎每個星期都有新的元素加入,製造一個又一個的新高潮。
歐國各自為政歐元添憂
歐盟聯同國基會(IMF)向希臘批出1100億歐元(約1.1萬億港元)的經濟援助方案,未能阻截危機蔓延,再攜手炮製規模達75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仍未能穩定歐元的跌勢;上周德國再自編自導,推出「無貨沽空禁令」,涉及範圍更破天荒地概括歐元區主權債券及相關的信貸違約掉期。不過,新措施不但起不了穩定人心作用,更引起市場恐慌,大家揣測德國政府在毫無先兆下推出新措施,是否隱瞞了一些外間不知道的內幕,譬如德國十大銀行會否出現財政不穩,因而要用「金鐘罩」加以保護。
德國推出新措施,卻完全未有與其他盟友商討,凸顯了歐元區成員各自為政的問題,法國迅速表示不會追隨做法,更彰顯兩國之間並不咬弦,對歐元前景肯定利少弊多。最新一輯劇集內容的主題,是西班牙央行上周末接管地區儲蓄銀行CajaSur,同時亦有4家儲蓄銀行合併,若把事件與德國為國內十大銀行護航一事聯想起來,難免令人想入非非。
英國《金融時報》指中國考慮減持歐元區債券,促使歐元第三度跌穿1.22美元。其後中國官方作出否認,歐元亦趁勢反擊,但其反彈幅度遠遠及不上英鎊及一眾商品貨幣。若說歐元三度下探重要支持的1.2130美元不破,便指歐元見底,現階段似乎言之過早,因為歐元區傷患尚未完全復原,美國弓箭手只要多踩一腳,便隨時可令歐元區傷口加深。
負債財赤困擾鎊滙難升
上周本欄未有見報,但前周建議在1.2640沽歐元,上周五歐元反彈時已成功開倉,並於周一抵達1.2420目標位,220點進賬,算是有所交代。現時看來看去,以沽英鎊值博率最高,雖然市場盛傳英國年底前會因通脹失控憂慮而大幅加息,但個人對此並不認同,英國負債及財赤問題較歐元區猶有過之,英鎊再升空間理應有限,可以在1.4580美元附近試沽,目標看1.4320,升破1.4720便止蝕。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