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長 - 陳也

家 長 - 陳也

牛王頭跟一年無見從墨爾本回來渡假的兩姐弟朋友仔玩作一團,兩個年齡差一歲的男孩子先是興致勃勃,兩個小時後,不出所料,開始爭玩具,拉扯爭拗。我不管他們,讓他們爭,只是不忘在旁提點:只能用手,不能起腳。
小男孩的姨媽倒緊張,提議分開他們,調位坐。我不作聲,明知不管用的,孩子屁股不沾椅,很快又試扭作一團。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會覺得男生特別蠻,這樣索性就把他們當成兩頭牛,時而河蟹,時而作反,是牛的常性嘛,沒好改造的。而爭玩具最有效的排解方法,不是介入夾硬分開兩頭牛,而係大人也牛一份,跟他們玩埋,挑一個他們看不上眼的玩具,扮鬼扮馬,注意力就會分散,沖天的牛氣即時會瓦消。儘管方法有效,老實說,一棚人聚會時,自己有時忙於嚼舌應酬,未必抽身做到,當住其他大人面,慣例罵兩句就算。小朋友的牛王形象,就此定形。因為作風如此散漫,背後說我寵壞孩子的人一定很多。可是,孩子就是要寵的啊,孩子還能做「寵物」的時光就只這幾年了。十歲出頭,牛高馬大的少年,你還厚臉皮去親他抱他,實聽嘴藐。
孩子跟玩伴打打鬧鬧但又難捨難離,往後他們可會記得這段黃金童年?將來三個年青人重遇,客客氣氣,聽着大人口若懸河憶述童年往事,尷尷尬尬。嗨,原來長不大的,是家長。